医院中医康复科教你手法推拿食疗治疗

白癜风援助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020/5777828.html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由于现代人饮食偏肥甘厚腻,所以消化不良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小孩子,脾胃相对还比较弱,吃得过饱就会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情况。

那么这个问题自己在家该如何巧妙地解决呢?刘新荣医师给大家两组按摩方子↓↓↓

两套快速按摩法

1

「配穴方一」

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内关穴、足三里穴

揉、推、按、点。

1、揉中脘穴

用双手重叠紧贴于中脘穴,先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使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止。

2、揉气海、关元穴

双手掌重叠贴于小腹的气海、关元穴,先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

3、推揉内关穴用拇指指峰紧贴于内关穴上,推揉1~2分钟,左右两臂穴位交替进行。频率不宜过快,指力逐步加重。

4、推揉足三里穴

取坐位,用右手拇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按揉1~2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指峰贴于右侧足三里,按揉1~2分钟。使局部有酸胀麻的感觉为止。每日按摩1次。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足三里穴图片可在下文查找)

2

「配穴方二」

上腹部、足三里穴、天枢穴、两肋

1、按摩上腹部

上腹是指肚脐以上的腹部,即上腹部,患者取仰卧位,以中脘穴为圆心,用掌根在上腹部轻轻摩动,约3分钟,以腹内感觉温热为宜。

这种方法具有温健作用,多用于脾胃虚寒的病症。

2、点按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五行属土,与脾胃相应;足三里又属胃络脾,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用于脾胃病的调理,故有“肚腹三里留”之称。

实践证明经常在足三里穴点按,可协调阴阳、和胃健脾、增强体质。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抵住双侧足三里穴,用力揉捻,以酸胀感向足背传导为宜,约3分钟。

3、揉天枢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食指分别抵住腹部的天枢穴,开始稍稍用力揉按,渐渐加力,以能忍受为度,约3分钟。

4、举手抚肋

端坐伸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抚按右肋,以鼻吸气,连续呼吸7次,再用右手仰掌,抚按左肋,同上法操作每日或隔日抚按1次,每次按摩5~10分钟。

健脾理气粥推荐

1、白萝卜粥

将一个白萝卜切片,洗净,先煮20分钟,再加米同煮。煮熟后,加红糖适量即可食用。有健胃理气的作用,适用于孩子消化不良,腹胀。

2、玉米粥

将水烧开,徐徐加入玉米粉并搅拌成糊状,待熟后加入糖或盐。有调中开胃,健胃宽肠的功效。

3、山药小米粥

将山药切成小块,小米与山药煮成稀饭,加少量糖服用。有调补脾胃的作用。适用于孩子面黄肌瘦,食欲不振。

刘新荣:主治医师,科主任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治医师。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本科),从事疼痛工作22年。医院、江西中医院,南京中医院,北京针刀学院等进修深造,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小针刀软组织松解术、手法正骨术,热凝靶点术、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痛风、顽固性面瘫、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脑中风后遗症等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院3楼中医康复科

联系方式刘主任:

彭敬:住院医师

毕业于赣州卫生学校,康复治疗与技术专业,从事针灸推拿工作7年,先后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颈、肩、腰、腿痛,及各类肢体功能锻炼,尤其擅长对各型颈椎病、腰突症、关节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脊柱小关节错位、骶髂关节损伤引起的急、慢性疼痛,运动系统损伤的康复功能锻炼及手法治疗。

蔡江璐:住院医师

毕业于赣南医学院针推专业,先后医院中医康复科进修学习,医院针灸科,进行学习。从事针灸康复十余年。擅长诊治:各种类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脊柱小关节半脱位手法正复、胸腰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肩袖损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yi/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