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家
裴晶
医院(祖研)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全科中医师。幼承家学,后从名师,师从国家名老中医郭文勤教授、堂祖父首都国医名师裴永清教授、针灸专家马朱红教授。临床多年以来,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学术专长
擅于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外妇儿等疑难杂症。
对于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过敏性紫癜、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前列腺疾病、癌症辅助治疗、面瘫,三叉神经痛、蛇盘疮、失眠、风湿病、痛风、高尿酸血症、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妇科病、男科病、小儿病、鼻炎、咽炎、免疫力低下、脂肪肝、胆囊炎、风疹、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等疾病疗效卓著。
同时,运用自创的中药四季贴,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骨关节等各类疾病效果显著。
冬病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中医原理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中医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天人一体”。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大地”,也就是说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是阴阳的对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专家提示
冬病夏治期间,应注意夏季特点,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综合调养。
首先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等。
其次是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因为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四是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