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解决肩周炎

之前记录过一篇关于临床的文字,今晚接着把哪天没做完的事结。

最近训练方面的事做得多一些,训练中的那些事也总说不完,今天就接着说说之前关于肩关节问题的训练吧。

那天说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存在肩颈部的慢性疼痛,给他们做完治疗,教了他们相应的动作,但最后践行得不是很理想。想着还有很多人想知道且需要这些动作,因此,才有了下面的内容。

下面先看看相关的解剖吧。

第一张图片显示的是骨性结构:

第二、三张图片显示神经和血管:

从这三张图片可以看出,在肩与颈交界的这个部位,神经和血管及其丰富。而作为上肢的根部(起始部位)——肩胛骨,在上肢的任何动作中都会参与,一旦联动出问题,首先会表现在控制肩胛骨的肌肉上,尤其是肩胛提肌及斜方肌上束纤维,这两条肌肉的僵紧往往会成为肩颈问题的罪魁祸首。因此,解决肩颈问题,我们得先重点处理这两条肌肉,消除局部症状,其次再通过动作,训练肩关节与整个上肢的联动。这样的思路是简单而清晰的。

处理肌肉及症状问题,就交给医务人员好了。但接下来的联动问题,就必须你我亲自参与。

这里所说的联动,其前提就是松开肩关节。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养成了用力对抗的习惯(如挎包,为避免包的带子下滑,往往有意识地向上耸肩),久而久之,形成了肩部僵紧,为肩的松开形成莫大的障碍。肩松开的最高层次是开合随意。开是松开、合是松合,要注意顺遂和贯串!最终做到能断、能连。

借用武术里的“根壮梢活”。松哪里都一样,就是把哪里看成稍节,找到它的根,努力壮大它的根,稍节就活了。肩的根节在躯干,增强躯干的运动控制能力,作为稍节的肩自然就活了。

第一个动作:8字绕杆——将肩关节彻底放松,顺势绕动手腕,感受整个上肢的联动。该动作作为肩周炎的运动疗法之一,可称得上绝佳。提到该动作,再说说这里面的缘分:那是一段较艰难的日子,自己开的工作室里来了一位患肩周炎的病人,症状较严重,除肩关节功能严重受限外(无法抬起),走路都为避免过大振动肩关节而小心翼翼。当天给他针刺、手法松解后症状减轻3-4分,回想学医后,在临床遇见的肩周炎病人,这算是最严重的一个。因为急切想给她治好,所以这病人的情况一直萦绕在心。第二天一如既往,6点半左右就向工作室走去,路经一段较清幽的空地。迎面走来老者,手里拿着一长棍,边走边不停地转动棍子,身形轻盈,动作连贯,自己瞬间被吸引,站着看了很久,直到老者的背影模糊在视线里才又继续向工作室走去,在走向工作室的这段路上,前一日患者的身影又浮上心头,突然间将老者转动棍子的动作与肩关节联系到了一起,即刻肩关节的解剖结构、功能都历历在目,清晰如见动态、三维的MRI(核磁共振成像),强烈感觉找到了迅速解决肩周炎的训练方法。随后每次给那位患者治疗完,都看着她联系该动作10—15分钟,结果在还不到两周,总共治疗不到10次,患者的症状就消失到8—9层,肩关节双侧的功能也几乎无差异。通过分析该动作,很容易发现:该动作通过手腕及前臂的旋转带动肩关节的内外旋功能改善,而内外旋功能受限正是肩周炎的症结所在。(后面回想这事的时候,很可能是患者训练这动作后,感觉肩部强烈的发热感触动了她对该动作的认可,极大可能她回家后都有练习该动作,才使得恢复进程如此之快)(如视屏所示)

第二个动作:空推手——注意出手时是按照手-肘-肩的次序依次伸出,落下时按照肩-肘-手的次序依次下落,尽量分开三节。(如视屏所示)

第三个动作:散盘坐位,通过骨盆的活动,带动整个躯干的运动,也就是训练肩关节的“根”。(该视频发不了了,遗憾,想看的复制链接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gr/10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