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侧发病率高于左侧,致病因素与年龄、环境及工作强度等具相关性。该病早期症状多为肩关节疼痛,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现代临床对肩周炎的治疗,除肩关节常规日常训练外,西医治疗主要通过药物镇痛来缓解临床症状,易反复发作。近年来,超声药物透入疗法的推出为物理镇痛治疗肩周炎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方法主要通过超声电导仪,以超声波结合电致孔和离子透入的电场作用为动力,实现局部病变的靶位给药治疗,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抗炎镇痛效果。另外,中医药在肩周炎治疗领域也有独特优势,可通过药物内服调节脏腑功能、疏通气血,促进肩关节局部血液流通,以改善肩关节功能。
治疗方法给予常规肩关节功能恢复训练,肩关节功能训练内容包括弯腰旋肩、面壁爬墙、扶颈后伸、上举、体后拉手、摸耳等训练动作,以患者可承受最大限度疼痛为度,每日2~3次,每次15~30min,训练周期为6周。
与此同时,给予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应用超声电导定向透药治疗仪,桂枝附子汤加减方剂组成:附子g、威灵仙g、桂枝g、丹参g、红花g、川芎g、甘草60g。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分装制成质量为g的药包若干,加水煎煮,取2毫升放入每个电极贴片,每次2个电极,固定在阿是穴位置,连续药物透入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治疗周期为6周。
目前,临床对肩周炎的治疗主要通过缓解肩关节疼痛症状,修复受损关节功能等来实现。肩周炎发病因素多样,无确切病因,故西医采用对症支持疗法,通过调节患者微循环系统、降低炎性物质的渗出,预防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能力,镇痛治疗,延缓肩周炎病情进展速度。目前多数学者普遍认为综合疗法对于肩周炎的效果最佳,可有效降低单一治疗措施的局限性。肩周炎患者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十分关键,其对恢复肩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采用包括诸如弯腰旋肩、面壁爬墙、扶颈后伸、上举等训练动作,通过肩关节自主或被动运动,逐渐恢复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能力。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超声药物透入疗法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该法采用经皮透药专用设备,在超声波引导下,通过药物靶向给药,可使药物直达患处,在短期内改善肩关节组织血供,消除炎症反应,促进肩关节功能康复。高频率超声波可有效降低皮肤电阻,促进经皮透入药剂量,大大增加局部病灶给药浓度,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该疗法具较好的镇痛作用。
肩周炎中医称之为“肩凝风”“露肩风”,属于肩部痹证。中医认为“人到中年,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筋失濡养,风寒侵袭,经络痹阻,营卫气血不畅,肩部正邪相搏发为疼痛。日轻夜重,久则肩部肌肉挛缩,活动受限。”临床常依据病因的不同将肩周炎分为寒湿痹阻证、血瘀气滞证及气血亏虚证,其中寒湿痹阻证最为多见。桂枝附子汤为治疗“寒湿痹症证”的代表方剂,其来源于《伤寒论》,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因风寒湿痹阻经络,故身体疼痛不已,因无热故不呕不渴,因正气趋表抗邪故脉浮。方中附子温阳补气、祛寒除湿,桂枝温阳通脉、祛寒镇痛,川芎、红花、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提示,威灵仙中的有效成分具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麻醉效果;桂枝中的桂皮醛,能有效缓解神经疼痛,还能抑制人体内血小板集聚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人体内组织器官的微循环;丹参、川芎及红花均为活血祛瘀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位置的血液循环,调节血液中血氧供氧,拮抗血小板集聚。采用超声药物透入疗法,将桂枝附子汤中的药物有效成分,通过透皮给药直达患处,既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又保证了局部药物浓度,疗效得到大大提高。
桂枝附子汤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作用显著,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桂枝附子汤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更加适应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