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惠桃教授验案实录十四温肾暖肝法8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王某,男,65岁,退休工人。初诊年10月23日。

主诉:腰部及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8年余,加重并下蹲困难半年余。

刻下见:患者平时多因劳累(如步行过久、爬楼、登山)后见关节内卡响且疼痛加重,气候变化时疼痛亦加重,腰部双膝冷痛,需加用护腰和护膝,腰膝酸痛无力,行走时经常"打跪"(双膝发软跪下),伴全身乏力,活动后气短,动则汗出,纳可,二便尚调。舌稍胖边有齿痕苔白,脉细涩。

影响检查:

腰椎CT:L3/L4、L5L/6椎间盘突出;

X线:双膝髌骨软化,胫骨平台及髁间骨质增生;膝关节周围韧带钙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变形,右膝为甚。

实验室检查:风湿全套等均无异常。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腰痹;骨痹(肝肾不足,筋骨失养)。

治则: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温肾暖肝汤(旷师经验方):黄芪30g,党参、熟地黄、山药各15g,山茱萸、枸杞子、桂枝、附片、牛膝、杜仲、寄生、补骨脂、骨碎补、乌梢蛇各1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年10月30日。服药7剂,腰膝疼痛明显减轻,腰部冷痛好转,气短乏力汗出等症亦有缓解,打跪现象未再发生。因患者独居,不愿长期煎药,遂在上方基础上加入蕲蛇、海龙、海马各10g。用10剂剂量,共研极细末,加白蜜为丸,每次15g,每日3次,共服3月。

后电话随访,患者腰膝冷痛已消失,下蹲已自如,步行、登山、爬楼已未见疼痛发作,病情完全好转。X线:双膝关节退行性变,骨节腔变窄,关节变形,与旧片相比,有所好转。

按语:《金匮要略》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本病治以温补肝肾,补益气血,温通经络为主,辅以祛风除湿。以《金匮要略》肾气丸加减而成。肾气丸以干地黄为主药,滋阴补肾,益髓填精,干地黄乃补肾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山茱萸补肝,敛精气;山药健脾益肾精;附子、桂枝补肾助阳,鼓舞肾气,与地黄相伍则阴得阳生,阳得阴化,阴阳相济,生化无穷;因患者以虚为主,故去掉肾气丸中“三泻”,并加黄芪党参健脾益气,枸杞子、骨碎补、补骨脂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牛膝、杜仲、寄生既能补益肝肾又可祛风除湿,乌梢蛇驱风通络又能补虚。做丸时加入蕲蛇、海龙、海马补益肝肾,祛风除湿之力更强。全方滋补肝肾,补益气血,温通经络,祛风除湿,标本兼顾,治本为主,疗效甚佳。张仲景《金匮要略虚劳病篇》“虚劳腰痛”用肾气丸,开治痹温补肝肾法之先河。尤其补肾法运用较多,符合“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肝肾不足之证。笔者常用右归丸、金刚八斤丸、青娥丸(杜仲、补骨脂、核桃肉)加乌梢蛇、海龙、海马等治疗后期风湿病,收效颇佳。

(旷惠桃教授整理)

专家介绍:

旷惠桃,女,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导师。湖南中医院首届名医、内科学术带头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特聘专家,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会常务理事,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50年,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主编《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内科分册》、《中医内科查房手册》等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擅长治疗风湿、类风湿、硬皮病、强脊、痛风、狼疮、雷诺氏病、白塞病、干燥症、肩周炎、颈腰椎病、皮肌炎、筋膜炎、产后风湿病、失眠、咳嗽、哮喘、内伤发热、慢性胃病、肾病、内科疑难杂症及亚健康调理。牵头研制“三虎丸”、“痛风克颗粒”、“益肾颗粒”在临床上均取得满意疗效。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

挂号指南:中医附一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gr/8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