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肩髃穴位于人体的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在肩膀上有个三角肌,三角肌上缘的前边,把胳膊抬起来,明显地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就是肩髃穴。有个口诀叫:肩髃抬肩凹陷处,就是一抬肩,有两个凹陷的地方,前面凹陷的地方。)
正坐,屈肘抬臂与肩同高,另一手中指按压肩尖下,肩前呈现凹陷处即是。
屈肘外展,肩峰外侧缘前后端呈现两个凹陷,前一较深凹陷处,即为本穴。
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肩髃有通经活络,疏散风热的作用。
肩髃穴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其它疾病:高血压,乳腺炎,荨麻疹。
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
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
中风配伍穴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肩髃穴
疾病概述: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斜、语言不利,或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猝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
按摩顺序与技法:中风时可立即使劲按压水沟穴,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接着可以做一些辅助按摩:推拿头顶的百会穴1分钟,再用拇指揉按风池穴1分钟,接着用食指和拇指依次拿捏患者的十宣穴, 可以按摩肩髃穴1分钟即可。
肩周炎配伍穴位:合谷穴、经渠穴、肩髃穴、内关穴、后溪穴、中渚穴
高血压配伍穴位:人迎穴、大椎穴、太冲穴、肩髃穴
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加微免费领10张表科学养生啥病吃啥
⊙版权声明:内容/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点的分享和在看都是对我们的支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