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在肩周炎分类中,冻结肩、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腱鞘炎、喙突炎、肩峰下滑囊炎、钙化性肌腱炎等是最常见类型,同时也是针灸临床最常见的类型。肩周炎是指因肩关节周围肌腱、腱鞘、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炎症粘连,限制肩关节活动,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的病症。针灸治疗肩周炎应遵循分期施治原则。1·急性期(冻结进行期)以缓解疼痛为主,针灸治疗以循经选取远端腧穴为主,采用强刺激,并配合局部腧穴、阿是穴;1慢性期(冻结期)及功能恢复期以纠正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为主,针灸治疗应结合病因辨证,取穴以局部邻近腧穴、阿是穴为主,并配合循经取穴。推荐方案
?急性期?急性期(冻结进行期)的针灸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针灸治疗建议毫针刺、远端取穴、泻法强刺激。毫针刺推荐“条口穴透承山穴”和“局部邻近穴配合条口穴”两种方案。此外,还推荐穴位注射疗法和耳穴透刺疗法。(1)条口穴透承山穴
急性期肩周炎以疼痛为主,并伴随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建议选取条口穴,透刺,泻法,强刺激,配合运动针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取条口穴,常规消毒针刺部位,选用直径0.30mm、长75mm毫针,针尖对准承山穴方向直刺入条口穴,深度约50~60mm,行捻转泻法,强刺激,得气;行针的同时嘱患者配合运动,即运动针法(嘱患者先主动活动患侧肩关节5min,再在医生或家属的协助下做被动前屈、背伸、外展、上举、内旋运动5min,活动范围越大越好)。留针20~30min,每10min行针1次,行针时配合运动。重点推荐:(3)穴位注射疗法
急性期肩周炎可采用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相关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集合针刺与药物双重作用,临床中常用于镇痛、提高机体抵抗力等方面。该疗法起效快,能明显缓解肩部疼痛。取穴:肩髃、肩髎、阿是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针头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然后将注射器做提插动作,得气后,回抽未见回血,即可缓缓注入药物,每个部位注射0.5~1mL,每次选取3~5个部位。根据部位常选用5mL、10mL注射器,5~7号针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