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聊医学真假肩周炎

吴医生

主治中医师

当前老百姓基本都认为,“脖子痛就是颈椎病,腰痛就是椎间盘突出,肩膀痛就是肩周炎”。所以,只要吴医生出诊,都会有遇到自称“肩周炎”的患者。但大部分其实是“假的肩周炎”。

病人A

吴医生,我“肩周炎”,肩膀痛几天了。

你其实是“颈椎病”。

吴医生

病人B

吴医生,我“肩周炎”,肩膀痛了几天了。

你其实是“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吴医生

病人C

吴医生,我“肩周炎”,肩膀痛了几天了。

你其实是“肩峰下滑囊炎”。

吴医生

病人D

吴医生,我“肩周炎”,肩膀痛了几天了。

你其实是“肩袖损伤”。

吴医生

病人E

吴医生,我“肩周炎”,肩膀痛了几天了。

你其实是“冈上肌腱炎”。

吴医生

…………

肩关节周围炎[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也叫关节囊炎、漏肩风,因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肩周炎是症候群,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它是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

1

病因

多因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及长期的劳损。

2

发病过程分期

急性发作期: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及结节间沟有退行性变,引起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时,肌腱和腱鞘肿胀、增宽、腱鞘狭窄。病变发展侵犯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和滑囊发生肿胀、渗液。

慢性缓解期: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和腱鞘肿胀消退,鞘内积液吸收。肌腱与腱鞘、腱鞘与结节间沟之间粘连,形成慢性狭窄腱鞘炎,并累及关节囊和其周围软组织。

僵硬冻结期:关节囊、关节滑膜增厚、粘连,限制肩肱关节活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与腱鞘粘连加重,并与肱骨粘连;喙肱韧带与肩胛下肌腱增原、挛缩,限制上臂外旋活动;肩胛下肌的上、下滑膜隐窝闭塞,肩胛骨颈下方的关节囊与滑膜皱襞闭锁,关节囊与关节滑膜粘连于相对的骨髂上,上臂外展可引起撕脱;冈上肌腱、冈下肌腱与肩胛下肌腱短缩,限制肱骨头旋转,关节滑膜与肱骨头之间,肩袖与关节囊之间粘连,整个关节完全固定,处于冻结状态。

3

诊断

慢性发病、病程长、进行性是其特点;

年龄在40岁以上,50-60岁最多见;

肩部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疼痛向肩部附近放射和;

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尤其外展、外旋最明显;

压痛点多在肩峰下、喙突下、胸大肌、大圆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止点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

三角肌、冈上肌和冈下肌明显萎缩;

影像检查X线肩部正侧位片,多数可无明显阳性发现,有的可见肩关节骨质疏松,肩关节造影关节囊缩小。部分患者可显示肌腱钙化影像,骨质疏松或肱骨头上移及增生等。B超可探出肩部肿块。对某些病例,为排除颈椎病变,需摄X线颈椎正、侧、斜位片,必要时做颈椎CT或磁共振检查。

4

治疗

肩周炎虽可自愈,但病程长,且痛苦大。早期治疗可减少痛苦,缩短病期。

一般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及活血化淤中草药,外用涂擦剂、贴敷剂。急性发病期,肩关节制动休息。

针炙疗法

小针刀疗法

阻滞疗法

自我锻炼疗法

参考文献

[1]刘延青,崔健君.实用疼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肩周炎的自我锻炼疗法

针刀治疗疼痛可到中医科找

韩同坤副主任中医师

吴科主治中医师

韩同坤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跟多位名师学习,中西贯通,善于整体与局部结合,快速精准诊断疾病。采用小针刀、中药、手法、拉伸、穴位埋线等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部分患者可彻底治愈)、各种疼痛症,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眩晕、视物模糊、富贵包、骨关节炎、跟痛症、腱鞘炎、网球肘、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疼痛、胃炎胃溃疡、过敏性鼻炎等。

吴科

年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跟随龚子夫(6年)、刘英锋(3年)、姚梅龄(2年)等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学习。现任广东省针灸学会会员、世中联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颐仁青年中医会会员。荣获年深圳市宝安区十佳医德医风先进工作者称号。治病强调中西结合,针药并用。擅长手足颈肩腰腿痛、腱鞘炎、感冒咳嗽、头晕头痛、胃肠疾病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jc/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