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宗穴
顾名思义,天,指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宗,袓庙、宗仰、朝见的意思。“天宗”的意思是说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于天。主要用于通络止痛,散风舒筋(根据其穴性,临床主要用于肩周炎及乳房疾病)。天宗穴的位置与取穴方法
属于手小肠经经脉之穴道,在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或者肩胛冈中点下缘,下1寸处。
以对侧手,由颈下过肩,手伸向肩胛骨处,中指指向腹部所在的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处即是该穴。天宗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宗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本穴具有通络、理气通乳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肩胛痛、乳痈、乳腺增生、咳喘等疾病。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肩胛区之诸穴,犹如天象之诸星,排列如星象。《淮南子?时则训》天宗注:“凡属天上神,日月星辰,皆为天宗。”本穴当肩胛骨中央,与曲垣、秉风诸穴彼此相望,受曲垣、秉风外绕,有天宗之象焉,故仿星名以命名。清代高士宗在《黄帝素问直解》中说:“肩解下三寸,两天宗穴,相去秉风三寸。”从上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在医典中,已经对天宗穴有了非常详细的记述。据古人的记述,凡遇到肩重肘臂重不可举、胸肋支满、颊颌肿、肩胛痛、背痛时,按压此处穴位,可以使病情得到缓解。1
天宗是治疗颈肩痛之常用效穴
本穴系手太阳经之腧穴,手太阳“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乃是经络所行之用,当颈肩部有疾病时,常在天宗穴有反应点,且临床常根据天宗穴处的按压反应确诊颈椎病。早在《针灸甲乙经》中载曰:“肩觅,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言:“主肩胛痛,臂肘外后廉痛,颊颔肿。”针刺天宗穴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臂丛神经损伤等颈肩疾病。2
天宗是治疗乳房疾病的重要穴位
本穴为小肠经穴,与乳房前后相对,以对应所取用,针刺天宗理气通络、散结化瘀、消肿止痛。临床可以毫针刺,也可以点刺放血加拔火罐,针刺时使针感向肩或胸前传导为佳。常用于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3
天宗也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本穴处于背部,近于肺脏,用之存行气宽胸的作用,因此对胸胁支满、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也有较好的功效。天宗穴主治
天宗穴古籍摘要:(1)《针灸甲乙经》卷十: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2)《外台秘要》卷三十九:胸胁支满,抢心,咳逆。(3)《针灸大成》卷六:主肩臂酸疼,肘外后廉痛,颊颔肿。(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胛痛,臂肘外后廉痛,颊额肿。天宗穴现代医学应用:
(1)颈肩部疾病:落枕,肩胛疼痛、肩周炎,肩背部损伤。(2)乳房疾病:乳痈,乳腺增生。(3)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气喘,胸闷。天宗穴配伍作用(1)天宗穴配肩外俞治疗肩胛痛。(2)天宗穴配曲池穴、外关治疗肘臂外后侧痛。(3)天宗穴配肩髃穴、曲池穴治疗中风后肩部疼痛活动不利。(4)天宗穴配肺俞穴、膻中穴、天突穴治疗气喘。经脉是通道,腧穴就是开关,天宗穴主生发阳气,疏通了天宗穴就像打开了开关,可以让清阳之气如泉水一般涌出来,然后将郁滞的气血涤荡开来,令全身的疏泄顺畅平缓。那么该如何疏通呢?
现代的冷敷技术,远红外技术,磁疗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膏长老远红外磁疗贴就是充分的运用了这些技术的一款很出色的产品。
古方黑膏它是一款添加了五十多味名贵中药成分的古方黑膏药,不仅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排寒拔毒的成分,更有针对筋骨肝肾补气血的成分,边排边补,这样才能让身体慢慢恢复平衡。
远红外热疗添加了远红外热疗技术:通过远红外热疗解决了中药膏药需加热才能使用的弊端,可以做到随时用随时贴。热疗敷贴促使毛孔舒张,有利于药物通过表面皮肤进去肌层。
磁疗技术添加了磁疗技术一颗很小很小的磁石,它的功效是巨大的,它可以改善细胞膜的渗透性,可以帮助药物更加快速的深层吸收。通过磁疗技术,可以让已经在肌层的中药,更进一步的吸收,直达痛点!有了好的膏药,还要有正确的贴敷方法:
①一定要贴对地方,一定要贴在经络的痛点和经络的要点上,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②先疏通了大的阳经,打通膀胱经排泄通道,然后再进行局部地区的针对敷贴。
③一定按疗程坚持敷贴,才能彻底的去根。
膏长老敷贴示意图
肩周炎真的不是什么难题,但却折磨着很多的人。找对产品,用对方法,就会有对的结果!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问题,相信膏长老一定能帮到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