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分享五十肩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思考

编者按:本文来自程氏针灸弟子班学员柏颋

女性患者,50岁

主述右手无法向后解到内衣扣子,甚至连往后摸到后腰都没办法,光是摸到侧腰部做插腰的动作即疼痛不已,伴随小指麻、胸闷,且疼到影响睡眠质量,此症状大约3个月余,被医院诊断为五十肩,到骨科打过玻尿酸、固醇类药剂止痛、吃过肌肉松弛剂,也试过康复训练、牵拉、电疗,伤科正骨推拿、针灸、针刀、刺血等治疗也都试过,没有明显的效果,患者表示很难过且对生活造成很多不便。

观察其形态:

右肩前倾且略高、肩关节微内旋

整个胸廓微向左旋

头部稍微向右倾斜

于右侧胸前肌群及上臂触诊到高张力,胸大肌、胸小肌(特别疼)、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呈僵硬条索、结聚。而右侧肱三头肌作为其在肩关节的拮抗肌不出预料也受累,从消泺、肩贞到天宗皆有触诊到阳性反应,颈项部张力尚可;左天宗区有明显结聚。

手向后解扣子肩关节需傲的动作及肌群

肩胛骨抬高

肩关节内收、外展、内旋且向后伸展

这期间主要会使用到斜方肌(上段)、三角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肱三头肌等肌群来使肩关节做出相应的动作,而胸前肌群、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等肌群与之拮抗且负责维持稳定,此时若胸前肌群、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等肌群出现问题也会使动作无法正常执行或动作时感到牵拉、疼痛。评估的力学关系如下:初步诊断:手太阴经筋病为主,而后手太阳、少阳经筋代偿性被牵拉而引起的肩关节的后伸、旋转障碍。推测是其工作性质需长时间使用电脑,但摆放位置偏左使身体必须长时间做出由右向左倾斜、旋转的姿势引起。1.右侧下青灵穴区(肱二头肌腱膜)触诊阳性点扎跳

(面对驼背、含胸的患者若需要用中府调胸廓时我偏好再往下找找这个穴区,搭配使用往往效果更好、更持久)。

2.右中府(于肩疼点进针,先扎跳三角肌前束,再从上向下斜刺,以针身给予肱二头肌短头线状刺激,更易抽动。解决将肩胛骨向前牵拉的力)3.右侧云门(这边我试着模仿安眠的刺法,以针尖触碰到肩胛骨喙突再向内下、外下分别扎跳胸小肌和肱二头肌以及斜内刺松解表层的胸大肌在锁骨的附着处)

这时候患者大概可以向后摸到L1的位置,也不太疼了,非常惊喜,追着问下次的治疗时间,疗程多长之类的。但强迫症发作,跟她说等等,还没结束……

4.右侧消泺(快针不留)

再从右侧肩贞和天宗扎跳冈下肌、大、小圆肌、肱三头肌等。解决由于胸前肌群紧张而被牵拉后引起的肌肉紧张和功能问题

5.再通过触诊,松解脊中、灵台、神道附近的痛点(表层斜方肌、棘上韧带区域)6.左侧下天宗、内天宗松解菱形肌附着处附近7.右侧内肩井,扎跳上段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最后以完骨穴收尾。此时患者头部大致上回正了,两手向后皆可以触碰到T6、T7附近且不疼,非常的高兴,但又深怕治疗效果很快消失,嘱咐她回去要稍微锻炼巩固疗效。主要还是要排除会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调整工作环境避免病情复发。之后如果没甚么问题就可以毕业,不用再来。治疗时患者一直问一个问题:我这个肩是怎么了,是五十肩吗?(问了5、6次吧,简直是灵魂拷问啊)正如师傅上课时所说,人们常说的五十肩、肩周炎其实是个很宽泛的病名,甚至无法给予一个精确的治疗指引。病程?病位?病机?患者习惯和起因?是否有外伤史?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只因为患者年纪和症状相似就下这样的诊断,是很难确实解决患者问题的。以这个患者来说主要是肌性(经筋)问题为主,起病时间不算很长,也还没有形成肩关节周围组织沾黏的情况;而要对这类问题起到一个比较精确的治疗效果,主要得对动作时肌肉之间如何作用以及对整体力学关系有个大概的评估,还得考虑神经的影响。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师傅第一季导读课讲到的解剖!解剖!解剖!程氏针灸线上直播课程6月课程表

程氏针灸传承班网上直播课

线上基础课程由程凯教授亲授,重点讲述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学术思想及三才针法要领。作为面授课临床内容的前站,直播现场增进师生互动,增进学员对课程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开通后学员可随时、反复收看,奠定扎实的基本功。

课程详情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yi/6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