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的偏方
1、治疗类风湿的偏方之活经活络汤
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间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2、治疗类风湿的偏方之乌头通痹汤
组成: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期。具有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功效。
3、治疗类风湿的偏方之老姜豆腐泥
用料:老姜、豆腐、面粉各等量。
做法:取捣碎的老姜加上等量的豆腐和面粉混合成泥状。
用法:外贴患处,干后再换新的,一般用4—5次。
4、治疗类风湿的偏方之生姜皮粉
用料:生姜皮、酒各适量。
做法:将生姜皮晒干研细成粉,装瓶内储存备用。
用法:每次取姜皮粉半茶匙冲酒饮服。
5、治疗类风湿的偏方之老姜葱籽外敷泥
用料:老姜、葱籽各适量。
做法:将以上物品捣烂如泥,敷于患处,盖上纱布,然后外边用胶布固定。
用法:外敷关节处,两天换一次。
6、治疗类风湿的偏方之三汁酊
用料:生姜克,葱白克,醋毫升。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碎,榨成姜汁,葱白压成葱汁,然后姜汁、葱汁与醋一块放入容器中,调成酊剂备用。
用法:外敷关节处,两天换一次。
治疗类风湿的误区
1、类风关等于关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是全身性自身免疫病,除关节外,还可累及肺、心脏、神经系统等。活动期类风关还可出现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关节痛等于关节炎
一些人在天气变化或阴雨天会出现关节痛,但是这种疼痛会自行缓解,平时无任何不适,各种化验及检查的结果也正常,这是“关节痛”而不是关节炎,不用特殊治疗,有些关节肿痛是肿瘤引起要手术治疗,还有些关节痛因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如肩周炎,也不是关节炎。
3、类风湿因子阳性等于类风湿关节炎
常用检查类风湿因子定性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差,很多结缔组织病、尤其是干燥综合征患者、感染、肿瘤等疾病都可以显示阳性,5%的正常老年人也是阳性。所以,类风湿因子阳性未必一定是类风湿关节炎。但类风湿因子的定量报告如果显示高滴度,则提示疾病活动度高且骨侵蚀发生率高。
导致类风湿的原因
1、感染因素:有人认为病毒及细菌感染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主要诱因,结核分支杆菌的65i热休克蛋白可以引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中可找到细小病毒b19,另外还有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关。
2、内分泌因素: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女性,怀孕期间关节炎症状常减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本病等,认为内分泌因素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似有一定关系。但根据研究,病人的肾上腺结构及其它内分泌功能多属正常。
3、环境因素:一般来说,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外伤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寒冷和潮湿诱发者占绝大多数,这也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之一。此外,尚有感染和外伤及无明显诱因可查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