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一般体格检查,面对各类颈椎病患者

今日推荐

新型膏药、液体膏药培训班--点击查看

除按正规要求的一般体格检查外,对颈椎病患者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1.压痛点

颈椎病的压痛点主要分布在肌肉的起止点和肌腹上,这也是一些关节肌肉问题的好发部位。与之相关的肌肉主要为颈肩部肌群,包括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肩胛

提肌、菱形肌、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肱三头肌、肘肌、尺侧腕伸肌等

(1)棘突间压痛:此对颈椎病的定位关系密切,尤其是病变早期,压痛点的位置一般均与受累的椎节相一致。但对后期病例,由于椎间关节周围韧带已硬化或骨化以及骨赘形成,则压痛点反而不明显。

(2)椎旁压痛:沿棘突两侧由上而下、由内及外按顺序进行检查有无压痛。常见的压痛以下颈椎横突,肩胛骨内侧及第1、第2颈椎旁为多。基本上沿斜方肌走行。

(3)注意其他部位的压痛:例如肩周炎的压痛多位于肩部附近,包括冈上肌。前斜角肌综合征者压痛点位于锁骨上窝,而在乳突和枢椎棘突之间的压痛多提示枕神经受累。

2.颈椎活动范围检查

对一般病例仅令患者作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与侧屈活动,并与正常加以比较即可。但对严重病例或施行手术与随访观察者,则需采用半圆尺或头颈活动测量器加以测量,并予以记录。

在正常情况下,除瘦体形者活动度较大和胖体形者活动略小外,一般无明显受限。而在根型及颈型颈椎病者,其对颈椎屈伸影响较多,椎动脉型者则可能影响颈部放置活动,其他类型一般多无影响。

3.颈椎的试验检查

(1)前屈旋项试验(Fenz征):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之后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即属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击顶(或压顶)试验或Spurling试验。先令患者将头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击手背部,使力量向下传递。

如有根性损害,则由于椎间孔的狭小而出现肢体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等感觉,此即属阳性。对根性疼痛剧烈者,检查者仅用双手叠放于患者头顶向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者,则称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椎间孔分离试验:又称颈试验。与前者相反,对疑有根性痛者,让其端坐,检查者双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并以胸或腹部抵住病人枕部,逐渐向上行颈椎牵引,以逐渐扩大椎间孔。如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减轻或有颈部松快感,则为阳性,此多系根型颈椎病患者。

(4)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因同时检查臂丛神经,故又称为丛牵拉试验。患者取坐位(站位亦可),头稍低并转向健侧。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抵于颞顶部,并将其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腕部将其牵向相反方向,如患者肢体出身麻木或放射痛时,则为阳性。

但在判断上应注意,除根型者可为阳性外,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均可呈现阳性结果。本试验又称为Eaten试验,如再迫使上肢内旋,则为Eaten加强试验。

(5)颈静脉加压试验:又称压颈试验。检者双手压于颈静脉处,使其颅内压增高而诱发或加重根性痛。阳性者除可见于根型颈椎病,亦可见于颈髓硬膜下肿瘤患者,故又可称为脑脊液冲动症。

(6)上肢后伸试验:患者取坐、立位均可。检查者立于其身后,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向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脊神经根或臂丛神经的牵拉。阳性者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脊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情况。

(7)前斜角肌加压试验:检查者双手拇指在锁骨上窝偏内,相当于前斜角肌走行部加压。阳性者则上肢出现放射痛与麻木感。下颈段颈椎病与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均可出现阳性。

(8)旋颈试验:主要判定椎动脉状态,故又可称为椎动脉扭曲试验。患者头部略向上仰,嘱患者自主作向左、右旋颈动作,如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征(主要症状是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看东西时天旋地转,不敢睁眼,不敢起床,行走不稳,恶心、呕吐时候面色苍白、心慌。有的患者还出现头痛、失眠等症状)时,即属阳性。

因此试验可引起呕吐或猝倒,检查者应密切观察以防意外。除椎动脉型颈椎病外,血管疾病患者亦可出现阳性。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院联培字「」05号

全国整脊手法结合影像临床实践培训班

随着整脊手法和影像诊断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整脊医师从业者的队伍也遍及海内外,手法在更多医疗领域的治疗效果也不断取得突破。为了让更多的相关从业者及爱好者掌握这门优势学科,不断更新前沿技术,造福更多的患者,医院拟定于年4月28日-29日在郑州举办“全国整脊手法结合影像临床实践培训班”

〔附往届学习班花絮〕

手法部分主要以“脊柱相关疾病手法影像诊疗技术”为主,通过西医先进直观的影像检查和判读,作为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在此基础上再施以中医准确(定位、定向、定力)的、独特的治脊手法,使得脊柱复位及相应脏器的疾病得以调理或痊愈的一门综合技术。本期主讲:脊柱影像检查基础方法介绍和X光片判读技术;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如何判断定位脊柱相关疾病;根据影像判定实施各种放松和矫正的准确治疗。党老师视频理论结合实操操作

本院承诺

本院以学即会、正规教学授精髓,会即用、临床实践见疗效为办学宗旨,以中西医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求新、求实、求效、求专、求精的办学特点,打造合适的培训实践平台,提升您的临床诊疗技术。本班围绕以上疾病从诊疗原理、影像分析至临床操作,将各位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员,并使学员在短期内灵活应用这些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整脊手法、疼痛科诊疗的临床疗效。

一、培训内容:

1、怎么因人、因病、因症辩证施治。内容:触诊查找病灶点、定位、定手法、定角度。

2、传授脊椎矫正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效矫正手法;

3、软组织损伤的手法治疗,脊柱和四肢关节微小移位的手法治疗等;

4、O型腿、长短腿、骨盆倾斜的手法治疗。

5、脊柱相关疾病手法治疗包括:眩晕、血压异常、头痛、视力异常、失眠、耳鸣、心率失常、咽炎、糖尿病、心率过速、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痛经、骨盆矫正、产后修复等。

6、临床实践:专家指导一对一练习,直至掌握触诊、用点、力的大小、方向等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原理。

通过西医先进直观的影像检查和判读,作为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在此基础上再施以中医准确(定位、定向、定力)的诊断及治疗手法,使得脊柱复位及相应脏器的疾病得以调理或痊愈。

本期主讲:脊柱影像检查基础方法介绍和X光、核磁、CT判读技术;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如何判断定位脊柱相关疾病;根据影像判定实施各种放松和矫正的准确治疗。

重点讲授颈、胸、腰、骶椎,骨盆及骶髂关节的观片技巧及典型病例解析、答疑。从专业角度出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效促进疼痛规范化诊疗工作,使您临床观片诊断水平突飞猛进!

二、主讲老师:

党东旭教授:医院院长,液针刀发明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中心客座教授,一直从事针刀与骨伤科临床工作,多年来专攻针刀及脊柱相关疾病临床治疗科研与教学,成就斐然,方法独到,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和学生的拥戴。并出版:《三维定位正脊术》、《软组织疼痛手法学》、《多功能新液针刀微创治疗学》、《液针刀微创解剖与临床》、《脊柱全息液针刀植入术》等专著十余部。

三、邀请对象:

凡从事骨科、风湿科、外科、内科、疼痛科、针灸推拿科、针刀、中医、麻醉科、医院、门诊、诊所等各医疗相关单位均可参加学习。

四、收费标准及报名办法:

1、培训费用:元。(包括培训费、教材费、实操、结业证书、合影)

2、食宿可安排,费用自理。(住宿每天—元不等、餐费每天约40元)

五、学习地址及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yi/8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