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康复科
年12月4日
康复科简介医院康复科始建于年,是集康复治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信息、康复工程及社会服务指导为一体的综合康复机构。几十年的发展,在功能障碍康复评定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完善了神经康复、骨科康复、颅脑损伤康复、重症康复等规范化诊疗,其临床和科研水平连续四年被评为东北地区康复医学专科排名第三名,吉林省康复医学专科排名第一名。现为中残联康复骨干培训中心,吉林大学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吉林省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着康复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和留学生教学工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近五年培养康复医学硕士研究生10余名,发明专利6项,国内外论文50余篇,省部级课题20余项。
现开放床位55张,科室总面积平方米。医护人员共65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其中康复医师10名、治疗师36名、康复护士19名。主任医师1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6名。配有专业神经康复医师、骨科康复医师、心肺康复医师、妇科康复医师,以及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理疗师、针灸推拿师、康复工程师和康复护理团队。我科注重人才培养,先后派医护人员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交流和学习先进的康复技术,并到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四川等国内先进的康复科进修培训,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探索建立了从急性期到恢复期康复的规范化治疗体系。
康复科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设备和评定仪器,除配置基本康复理疗设备外,设有动态平衡训练系统、上肢综合训练器、下肢机器人、下肢步行姿势训练系统、辅助步行训练仪、数字化跑台、肌电生物反馈仪、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减重训练系统、气波压力治疗、悬吊系统、认知言语评测治疗系统、经颅磁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等速训练系统、心肺评估治疗系统、胃肠压力及尿流动力学分析仪、盆底评估与治疗系统等,为各种功能障碍提供精准康复治疗等。
现开展的康复项目包括:神经康复:颅脑损伤、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失语症及构音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偏瘫、神经源性膀胱、肌张力障碍、帕金森氏病、周围神经损伤等;脊髓损伤后截瘫等。骨科康复:骨关节置换术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手外伤术后、踝关节扭伤、肌筋膜炎、足底筋膜炎、肩周炎、肩袖损伤、肌腱末端病、腱鞘炎等的康复治疗;脊椎侧弯,美式整脊、姿势评估及调整;颈肩腰腿痛。产后康复及盆底康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腹直肌分离、产后骨盆调整(耻骨联合痛、骶髂关节疼痛、假髋)、产后腰背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痛、盆底痛等)。外科快速康复:围手术期康复、肠梗阻、切开感染、胃瘫、胃肠功能障碍。矫形器制作:3D打印鞋垫:扁平足、高弓足、足底筋膜炎、Morton神经瘤、下肢不等长、籽骨炎、跟骨骨突炎等;低温板矫形器临床应用: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腓神经损伤等)、骨折固定(脊柱骨折、跖骨骨折、掌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尺骨鹰嘴骨折、跟骨骨折、距骨骨折、趾骨骨折等)、肌腱损伤(屈肌腱损伤、伸肌腱损伤等)、运动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狭窄性腱鞘炎、踝关节扭伤、跟腱断裂等)、脊柱侧弯、烧伤等。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症、失眠、记忆里减退等亚健康状态的功能训练、推拿、针灸、物理因子治疗等。
开展特色康复治疗技术有脑卒中偏瘫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乳腺癌术后淋巴手法引流、吞咽障碍球囊扩张术、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经颅磁刺激治疗认知障碍和失语症、神经肌肉松动术治疗肩周炎、冲击波治疗急慢性疼痛、筋膜松解治疗软组织粘连、意大利整骨技术治疗急性扭伤、凯格尔盆底康复、普拉提、悬吊技术、生物力学鞋垫制作和低温热塑板矫形器制作适配等。
来源:吉医院
(更多内容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