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暖胃又暖心,中国餐馆找到了美食纪录

近两年,美食类纪录片在纪录片市场热度斐然,成为各大平台着力打造的类型之一。不过,从国内现有的中餐纪录片来看,大多数纪录片都集中在挖掘中国本土的美食和故事,鲜少有人放眼世界。

不同于以往美食类纪录片侧重中国本土的美食故事,由Zoomin.TV制作,在爱奇艺的上线的首部聚焦海外中餐厅的人文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将探寻海外中国餐厅作为主要目标,并用极具故事性的方式将美食背后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感一并表达,为美食类纪录片开拓出一条别具一格的全新路径。

以家国情怀和文化传承,

打造美食纪录片独特气质

当越来越多的美食纪录片通过呈现各类珍稀食材,来扩大节目的受众覆盖面时,《中国餐馆》专注于对海外中餐厅这一垂直内容的挖掘,并将美食背后的家国情怀和文化传承作为节目塑造和传递的重点,在唤醒观众食欲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超越味觉之上的内容。

荷兰的“大众美食总汇”让老外也爱上了火锅。在这个位于乌特勒支市郊的餐厅,每天晚上当地人来了会主动点火锅吃,时常会看到一群荷兰人在那里热气腾腾地吃着配麻酱小料的老北京铜锅涮肉;“渤海海鲜餐厅”老板岳修建像招待老朋友一样,为中国远洋航行的游子们亲手包了一顿饺子,让那些从中国沿海出发航行一万公里的渔民,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吃到了久违的中国味道。安抚同为异乡客的同胞们的胃,这背后其实都是海外游子对祖国不变的情怀。

同时,一个民族的饮食特色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也极为密切,而《中国餐馆》里每一家中餐厅都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小窗口,在海外默默传承着中国文化。比如巴黎的日月星餐厅,石板上刻着的《八十七神仙图》,餐厅内充满古典风味的座椅和装饰,独特的中国气质让食客仿佛置身于苏州的古典园林;又比如在南美洲的苏里南,来自山东的张林,经营着北方的火锅,在几代国人的努力下,中餐不仅是当地人和游客喜爱的食物,更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当地的饮食结构。

在这部纪录片里,以美食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文化不仅“走出去”,更逐渐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落地生根,与当地的地域文化不断碰撞、交融。

近两年,爱奇艺在“泛美食”纪录片领域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和内容布局,推出了如火锅美食文化纪录片《天下一锅》、聚焦各地特色早餐的《无饭不起早》、以及聚焦夜宵排档食客的《此食此客》等优质纪录片,满足不同人群的观看需求。此次与Zoomin.TV携手打造的《中国餐馆》,独辟蹊径将镜头对准海外华人开的中餐馆,成为平台泛美食纪录片的又一力作。

爱奇艺泛文化自制小明工作室总经理王晓虎认为:“从内容纬度来讲,《中国餐馆》将美食、人文、海外猎奇、华人故事完美结合,再加上吴刚老师的加盟,让内容无论从趣味性、可看性、厚度上都有了足够的保证;同时,对于受众和内容创作者来说,《中国餐馆》是一个宝藏选题,也是在做一个很酷的事,希望能一直可以做下去。”

对于年王晓虎提到,爱奇艺在泛美食纪录片领域还是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和内容布局。“爱奇艺在年将陆续推出垂直美食纪录片《辣味中国》、《人间海味》,此外还有大国荣耀纪录片《国宴风华》、历史美食纪录片《饕餮中国》、故宫周年献礼片《夜宴紫禁城》等。除此之外在19年埋下的种子,年希望能够枝繁叶茂,《此食此客》《中国餐馆》《无饭不起早》等等第二季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呈现。”

有温度的记录,

让美食有了味蕾之外的情感记忆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0万家中餐馆分布在世界各地,用中国味道征服世界,《中国餐馆》是如何在其中选取了这10家中餐厅呢?

首先,是从距离上来考虑的,片中所选的10家中餐厅都距离中国1万公里之外。Zoomin.TV中国区总经理、《中国餐馆》总制作人叶尔夏特告诉记者:“拍摄进行到天的时候,我们来到了美洲大陆最南端的乌斯怀亚,在这里遇到了在世界尽头经营中餐的中国人。竹子餐厅这个招牌上就写着‘中国餐馆’的天涯海角餐厅,把帝王蟹、烤羊肉、葱爆羊肉做得淋漓尽至,这里的食客大多是去南极和从南极出来回来的游客和工作人员,在世界的尽头还能吃上一顿美味的家乡饭菜。”

其次,环境的特殊性、餐厅里人物的故事性,以及他们同当地人之间的交流融合的状态,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一方面是我们选择了融入了当地的文化,成了当地人的饮食首选的中餐厅,比如在苏里南我们最惊讶的是那里每周末还有中式早餐摊,有包子、肉丸、肠粉这些早餐茶点,这到现在成了帕拉马里博的一大特色。同时我们也觉得尊重、接纳了当地的文化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斐济渤海海鲜餐厅的老板岳修健。”总制作人叶尔夏特表示。

美食一直以来都是纪录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yi/9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