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人
不动声色的
不
怨
我
是
不
念
灯下
揭
盖
浅
酌
茉
莉
花
语
画外诗
导语
诗人,以乐天派的眼光,去观一次平常事的端倪;以人道的思想,去思索一支寻常舞;以众生的百态相,去遇一场圆融的轮回。
看图写诗,在茉莉1群、2群、开心群开展,从中选十人上诗歌报。适逢八一建军节,也是茉莉平台两周年的大日子,此时你更明白了我的军人情结,让我们一起祝福军人及军属们节日快乐,也祝愿平台越办越好!感谢诗友对平台两年来的支持与一路相随!
此期应开心群要求,不在乎是否上刊,只想平台发布,为这种精神喝彩,不带任何目的的写作,才是真正的热爱,于是开心群作品全部在平台刊发!诗人,画自己心目中的圆,给读者展开一帧帧生活画卷。写诗,读诗,在诗里,生活中,皆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群、2群作品
抗洪中,他送来热乎饭菜
文/小乘(沈阳)
清空冰箱,装满所有餐盆
还是不够战士们一人吃上一口
一个个军礼迎来,他不敢抬头看
白围裙,大肚腩,退伍多年
他已是标准的厨师
直到饭菜盛光,无可躲藏与掩饰
他才收紧肚子,回敬一个军礼
这个军礼,被他压在箱底二十余年
粘着油渍,怎么蹭也蹭不干净。这个军礼
打捞着这座城市,默默地惭愧
郑州洪流:军人的肩膀
文/边海云(山西)
在郑州的洪流里,我看见了沙袋
看见了,无数抗洪一线的军人
满眼都是他们奔波救援的场景
一位入伍不久的军人
他的肩膀烧灼样痛
被沙袋磨破了皮,又被洪水浸湿
疼痛叠加
让他更痛心的是洪水中一条又一条沉没的街道
呼救的人们,以及弱小的孩子
每一次奋力奔向他们救援,他都能感到他神圣的使命
他都能感到他的肩膀强大的力量
后来,他的肩膀是一块钢铁
顶开死亡,把一个个生命扛了回来
我看见了洪水中一座山的移动
军人的肩膀
既然这样的肩膀扛起过年的南昌城
和平时期,还有什么危难不能扛
洪水面前,他们稳稳地把百姓扛上岸
我擦拭了石壁上的刀枪
文/舞剑(湖北)
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
刀与枪,闪动起来
隐藏了的锋利,和膛
在称之为命运的背景身后
攥紧的拳头还在,屏住
呼吸。一个烽火的时代
修砌于石头里,石头活了
是图腾的龙,中国龙啊
完成了多少灵魂的救赎
我们这些龙的传人
不会忘记那遥远的腥风血雨
刀尖上行走的日子
弹在膛上,硝烟随之腾起
滚滚的洪流奔涌而去
我似乎成为其中的一员
大声呼叫,奋勇向前
一群群和平鸽绕弯返回
不易啊,我手提手电筒
亢奋而稳健从黑夜中走出
身后是被我擦拭干净的
刀,与枪。仍熠熠生辉
圆睁着一个时代的眼睛
老班长
——题记:三十五年了,弹指一挥间。
文/徐益民(安徽)
谈起心来,偶尔也跑题
一跑题就跑到大别山,跑到
那个叫小庙的小山村
似乎,不屑我明不明白,每次
他只顾着自己说
说的最多的还是山
山里山外,多得
走不岀的山
虽然,山里人都有一副铁脚板
铁脚板穿不上袜子和鞋子
他抬起脚,脚上是补了又补的解放鞋
憨憨地向我笑——
省下的都寄给了老爸
近来,老爸的身体差了许多
老妈的白发也添了许多
——妹子来信了
他掏出皱巴巴的被他看了无数遍的信
他相信
信里能看到家乡的山水和亲人
七年了,他说
他想家了
把最后一次提干的机会,让给了
同样优秀同样困难的战友
跑题的时候,像大水决堤
说着说着,就被什么突然堵住
堵住的时候,就转过头
望南山,南山上的夕阳
就滚在他的眼眶
本色
文/周文格(安徽)
洛杉矶。船舶检查中,两名美国官员
在盘问大厨。
是中共党员吗?
--是。
有军人背景吗?
--是。
敏感的话题,让大家手里
捏出了汗
事后,他们透露
只有大厨的被子叠得像
刀切的豆腐
而他自信肯定的回答
赢得了
对手的尊重
永远的红包
——悼河南籍烈士肖思远
文/袁文章(河南)
不论能否收到,都要发出
母爱,就是这样固执
一同发出的,还有
弟弟窖在陶器里的葡萄酒
女友封在三月桃林里的婚期
晚霞不厌其烦,托鸿雁
捎去老祖母门前拄杖而立的剪影
红包的确已收到
但不是他——儿子,兄长,爱人,长孙
那寓万千思念于一身却长眠在边疆的英雄
默哀的战友分明看见
熟悉的帽徽,领徽,军功章突然变得丰厚
连覆在他身上的军旗,也开始向周围山河延伸
而生养他的黄河故道
此刻已哭出喉咙里的涛声
满坡槐花陆续脱下素服换上军装
走上雨后虹桥
跟遥远的喀喇昆仑站齐
战士
文/李传英(山东)
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心紧了紧
又紧了紧
被洪水和淤泥淹没的七月
冲到最前面的,是这些被称作钢铁的战士
一样被淤泥遮住的身体
分不出谁是谁的疲惫,谁是谁的眼泪
当脱下这身军装的时候
才意识到,他们还是一群孩子
和我家孩子一样腼腆,羞涩
战士与蝴蝶
文/周波(江苏)
一支枪口瞄准了靶心
周围的空气都屏住呼吸
突然,一只蝴蝶落在靶上
扣动的板机在手指间颤栗
子弹击中蝴蝶的胸膛
霎那间
人类失去一份美丽
战士用双手捧起蝴蝶
悲痛化作无声的眼泪
弹坑中掩埋了她的尸体
默默地在心头立一块墓碑
安息吧
为了天下所有的生灵
都能有一片和平的土地
开心群作品
抗洪中的子弟兵
文/齐长宏(陕西)
“出发!”一个个身影
背负行装与物资
列队冲进大雨,脚下
溅起铿锵的足音
“一、二、三、四”
是向风雨响亮的宣战
把奔向灾区的汽笛声
紧急拉响
搀,抱,背,推,渡
一个个老人,妇女,儿童
被转移出险境——
燃烧着一根稻草的希望和温度
饿,累,伤
难以顾及,只将目光盯住
下一个灾区
背影,被风雨吞没
身后,掺合着雨水的热泪
在一行行地流淌
选择
文/云涌峰起(吉林)
说好的
毕业以后去南方之南
最终
我的火车票海拔低得拿不出手
你炫耀的海拔
你得意地告诉我
甚至更高
服从你
是我的宿命
站台上送你那天
你除了给我一个拥抱
剩下的全是你自己的快乐
像撒欢的火车直奔高原
怎么看
你哨位上握枪的姿势
都像抱着一枝笔
是标记老祖宗留下的每寸土地的笔
你用暮色渲染
只是不想让我看到
你的黝黑、高原红、乏氧、还有干裂的嘴唇
我也有自己的哨位
爸爸妈妈都说
我抱儿子的姿势
像你哨位上的剪影
站成冲锋的姿势
文/敖永桥(重庆)
拳打猛虎
脚踢恶狼
尖刃插进敌人心脏
一个身躯
站成冲锋的姿势
洪水漫过头顶
泥石压弯脊背
鲜血染红战袍
一个向前冲锋的姿势
站成一尊雕像
比太阳起得还早
文/阳春三月(辽宁)
手握钢枪
挺胸
昂头
眼眸里蓄满阳光
站成一棵树
晨曦里
保护母亲
边防线上屹立
哨所
文/阿奴(湖北)
暴雪,北风,零下40℃
生命的禁区,雄鹰都不飞的所在
挂在悬崖峭壁间,挂在云端
云中漫步的人,走近了
满脸皴裂,满手冻疮,一直与苦寒寂寥斗争
一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遏制生灵涂炭的战场
严寒,冻伤了食物、房屋、天空
战士的心,却燃着永不熄灭的炉火
挺直的脊背,铸造出钢铁意志
后面
是家,是国,是苍茫大地上的葱茏
洪流中的生日
文/二子(湖北)
7月20月。郑州特大洪灾中
你是抢险队伍中的一员
今天是你的生日,细心的班长记得
没有蛋糕,午餐前
班长把一块面包切成几小份
战友们围成一圈
当“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在洪流中响起
你满是泥污的脸
冲出两道印痕
短暂的欢乐像花朵,盛开
在湍急的水流中
军人
文/王惠若(内蒙古)
三四个男孩子在水库边上玩水
一名军人领着男孩来到老赵的雕塑前,说起了发生在年的事故
水库斜坡上的苔藓打滑,下去上不来是溺水致命的原因
现役军人老赵自动请缨,照看水库
时常清理水库四周苔癣
劝阻小孩子们下河游泳
老赵最终因抢救一名溺水的男孩,献出生命
如今,河南郑州的城市内涝水灾
一幕幕,尽是中国军人救险的场面
中国军人冲锋在前,守护生命
家国天下
可爱的人
文/幽兰小诗(河南)
站成一棵树,守住一个家
守住一座城,守住一个国
和平时,小草一样普通
战火中,钢枪一样坚强
军人,决不是一个名词
风雪中,守疆土巍然不动
火灾里,保平安毅然决然
水患里,安危在后,仍然向前
他是一个动词,风驰电掣
动荡里,救民族于危亡
永远站在危险的前沿
不说英雄,英雄却日日诞生
有一杆秤在心中
昨日、今天,谁可英雄
一个共同的名字是
最可爱的人————军人
哨位
文/陈雨濛(湖北)
如果草木有听力
可会记起风穿叶片的回声
没有界碑的高原
惯性让草根站成冲锋的姿势
仍是这样的夜晚
哨位把胸脯挺成一面弓的剪影
寒气据此为基点
抬升群山的重量
江山故而妖娆
一枚月光的缺口并未发现
荷枪的手刚刚摘下山顶的星星
或者绒毛密集的脸干净了些
可以肯定,哨位的确没有动
不论昨夜还是今夜
更加能够肯定
青春从未定格6月15日
一滴一滴眼神的清澈
如喀喇昆仑的巍峨流淌
连绵不绝
和老兵对谈
文/柏永(安徽)
酒桌上,老兵话说当年
仓促一别抗美援越
流弹削去战友半个脑袋
惊恐的和不要命的
都大有人在
“他的血流进土壤
尸骨埋在山岗”
老兵喃喃自语,也像和我对谈
战争离我久远,又像近在眼前
他背着一扇门的安宁
文/卢朝铭(彝族)
烈日,又点燃焦灼的泥土
天空,再一次拉开风雪的门栓
狂风吹奏着刀一样的寒号
把一尊绿,雕刻成冰雪旷野里
唯一的峰碑,雾凇般的睫毛
穿过森林的阳光一样
一次又一次,温情地含着
红日,为了敞开的门里
母亲的目光,笔直地站成一杆枪
一身绿,拍碎风霜的声音
安静,门里门外
山岗上挺立着的松
文/王栋贤(陕西)
他,挺立不动
乌云笼罩
狂风压顶而来
他,依然挺立不动
任雨滴从头顶灌至脚下
任冰雹如弹而淋
任雪花覆满全身
他,把太阳顶成月亮
又把月亮守护成太阳
山岗上
清晨的第一声鸟鸣
夜晚最后的钟声
都在他的耳朵和眼睛里清楚罗列
军令如山,使命光荣
他用善意的目光
温暖着大山的飞禽走兽,和
一草一木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山一样的气魄和手中的钢枪
时刻准备着,与狼子野心们
不友好的誓死搏斗
中国军人
文/黄天刚(贵州)
狂风暴雨肆虐
吞噬美丽的家园
求救的电波
打破军营的宁静
一辆辆军车
在没硝烟的战场疾驰
灯光像利剑
剌破厚厚的夜色
他们扛着沙袋堵住缺口
他们推着橡皮船走街串巷搜救生命
他们手挽手挺立在洪水中
用血肉之躯铸成绿色长城
洪水终于败退了
他们疲惫地躺在草地而睡
梦中向家中报平安
站起向祖国交答卷
兵·枪·敌人
文/杜晓旺(陕西)
当过兵
不一定拿过枪
拿过枪
也不一定打过枪
打过枪
更不一定打过敌人
这些年
敌人都变怂了
用不着枪
两只手就能干掉
只是洪呀震呀疫呀
敌人换了个名字
坚守
文/王玉清(辽宁)
他驻守边疆许多年了
一直在这个山岗
与大山保持着交谈
甚至被打磨成巨石,或者菩萨
晨露一滴滴滚下山来
他一次次爬上山坡
远处或不远处
一双巨手擎在半空
那是一张爬满硬茧的手
山风从空谷间吹来,刺入肌骨
他在礁石的缝隙里与世隔绝
几朵云,像母亲的发梢
忽明忽闪,缠绕树尖
一缕缕阳光,在树上仰望
是不是妻儿已经归来?
思念是流不尽的长江水
文/李文学(新疆)
我一直在思念您
在驻守高原的日日夜夜
每时每刻
站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多想
伸手摘下一颗星辰
伴着思念的温馨
虔诚地放入您的怀中
多想
托青藏高原的风
带去远方赤子的问候
让各拉丹冬的雪花
滋润故乡的田野
在苍茫雄浑的青藏高原
小小的我
对您的思念
就像这流不尽的长江水
中国画
文/南风入梦(河南)
每一座高山都送来巍峨
新鲜晨光托举下
一种绿站出了高山松的写意
枝叶盛开一次身影契合山脉呼吸一分
神州辽阔,山口外的风
打探不到小溪幽绿的消息
东边的云从不在意流浪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水墨画里
高山林立,松涛呵护神韵
每一寸可以随性留白
蓝天下,花草绚烂
一枚印章跳动正在表白
在烈士纪念碑前
文/应贤慧(浙江)
一支钢铁锻铸的笔
蘸满英雄气
矗立山顶,把历史的天空
写得风起云涌
一阵雨过后
满山草木,就像刚入伍的军人
崭新的军装上,闪烁的水珠
是听到出征号令时,那滴
盈眶的泪
那一影
文/风叶凛然(广东)
大坝横跨疆上
哨所踩实的土壤
在阳光下湿润
大漠苍迈,回归的夕阳
穿越古瓷的凝重
风吹戈壁沙石飞舞
硬是山骞不崩
一种坚定,血肉身躯屹立
瞳孔放大界碑,镇稳
让周围群岳撼动
当脱下那一套绿军装
你是母亲的孩子
穿上这一身绿军装
你是母亲的铜墙铁壁
是你,把脚印烙成
一个个康庄,与胡杨木
静待日落月升
茉莉花语征稿主办单位:《茉莉花语》编辑部
协办单位:长江诗歌诗歌协会
《渤海风》杂志社
《方向》杂志社
指导单位:孝感市孝南区作家协会
资金来源:茉莉基金
顾问:谢虹黄药师丹东栗伟呆呆一叶独清林荣编委:刘金明刘刈安然火焰刀陈鹏
修尘怜子放飞思绪左连凯
总编:茉莉花语
法务:薛文君
总监:陌上桑习相远左连凯小城故事
制作:陌小小纳香顺顺四眼看世界
朗诵:陈健胡承梅幽兰小诗凌小妃
采编:陌上几缕清愁王惠若星月张友国
编审:灵魂旅者刘刚宋圣林夏阳谢宏模
栏目简介栏目一
平台互联栏目,已与十家平台建立合作关系。
主编:简笺谢宏模
栏目二
三个周六在2群写同题,每期入选3人,三次同题共入选10人。入选有稿费。
主编:梦蝶杨墟
评析:单月:徐盛黄药师谢宏模
双月:杨墟栗伟春染新绿
栏目三
茉莉花语与三十余家刊物建立合作关系,纸刊推荐也正规化,并把这个栏目起名为开心与感恩,寓指上刊开心,让我们感恩每一次灵魂相遇。
主编:刘刚放飞思绪
我们还有自己倾情打造的纸媒《茉莉花语》百分之九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