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五十肩、冻结肩,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对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肩部物理治疗。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当肩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仍然僵硬时,可手法松解,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那么肩周炎有哪些症状呢?
初期为某侧肩或上臂疼痛,并向颈部肘部放散,活动后加重,夜间痛醒;后期以关节活动受限为主,不能外展、上举,影响工作生活起居,最后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肩周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肩部疼痛: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怕冷:患者肩部怕冷
●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
●肌肉痉挛与萎缩
肩周炎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一般是以非手术疗法为主,治疗原则是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两个方面。
保守治疗
●急性期患肢不可随意活动,应保持一个固定的位置,注意休息。局部封闭或物理治疗,针灸及药物治疗均能使症状减轻。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双氯芬酸钠、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内服或肌注,并辅以鱼肝油及钙片。
●慢性期以促进功能康复为主,手法推拿按摩是常用的有效方法,不仅能减轻疼痛,而且也有利于增加活动范围。
●在能耐受的疼痛范围内进行自主运动也十分重要。
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微创针刀松解术,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术,肩关节镜手术等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肩部的正常功能。
案例分享:
患者女54岁,主诉反复右肩痛、活动受限2月余、夜间更甚、甚至不能右侧卧位,受冷疼痛加剧,热敷活动后疼痛有所缓解,在院外行针灸治疗后稍有缓解。
查体:右肩外侧三角肌区域及肱二头肌长头腱有压痛,活动时无疼痛,被动活动关节活动度亦受限,右肩活动度:前屈°后伸10°外展80°内收30°内旋50°外旋30°,右肩关节旋转实验(+)、右侧Dugas征(+),右上肢抗阻力外展减退,右侧肩及上肢肌肉无肌肉萎缩及肿胀,肌力肌张力正常。
首诊治疗前图:存在问题及治疗计划
(1)疼痛:①物理因子治疗②口服消炎镇痛药
(2)关节活动度受限:肩关节关节松动术
急性期,预防疼痛剧烈,应多用Ⅰ级手法;
缓解期,因肩关节活动受限,应多用Ⅱ、Ⅲ级手法;Ⅲ、Ⅳ级手法都接触终末端,对改善活动度效果显著。肩关节各向主动与被动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5秒/个x10个/组x2组/天。
(3)肌肉紧张:冈上肌、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肩胛提肌、肩胛下肌、斜方肌上束
a.筋膜松解b.牵拉:15/个x10个/组x2组/天。
训练结束后行局部冰敷效果更佳。
治疗一周后对比图:
肩前屈°时疼痛明显缓解,躯干没有后仰减少代偿。
肩关节后伸角度得到改善,减少肘关节代偿。
肩周炎如何预防?
肩周炎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一般缺乏活动,上肢与肩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较差。因此,肩关节的关节囊、肌腱容易变性、钙化,发生炎症。如果老年人平时注意运动,锻炼上肢及肩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肩周炎的发生。
●加强锻炼是预防肩周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次,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也很重要。平时要多注意肩部的保暖,不要吹风。
●补充营养:平时要注意饮食,多食用富含B族维生素、柠檬酸和维生素E的食物。
●保暖防寒: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加强肌肉锻炼: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