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肩袖损伤,还是肩周炎1分钟快速鉴别法

北京有没有专门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
导语

鉴别肩周炎与肩袖损伤,年龄也是重要指标?肩袖损伤检查,X片和CT检查意义不大?三种肩袖损伤(肩袖腱炎、肩袖撕裂、肩袖断裂),竟然有两种可以“不需要激素、不需要手术”治疗?如何绕过肩袖损伤诊疗的误区?弧刃针发明人,河南中医药大学颈肩腰腿痛与针刀医学研究所所长,痛王医学院首席医学家王学昌教授总结出11条诊断心得,5条治疗经验,1条检查忠告。

在临床中,很多患者,甚至医生,一旦遇到“肩膀酸痛”、“活动受限”的情况,往往会立刻想到“肩周炎”,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肩痛都是肩袖损伤,而非肩周炎。那么什么是肩袖损伤?如何准确、快速的判定患者是否为肩袖损伤,笔者专门采访河南中医药大学颈肩腰腿痛与针刀医学研究所王学昌教授。

案例:

孟某,40岁,家住河南省商丘市,于1个半月前无诱因出现右肩膀疼痛,稍活动疼痛即加重,夜间无疼痛,不动不痛。患者在当地被诊断为肩周炎,多方治疗效果欠佳,慕名找到王学昌主任,王主任为其检查,发现:患者大结节前部、中部压痛明显,外展、外展上举疼痛明显,前屈、后伸无不适。详细的问诊后,王学昌主任告诉孟某,她其实是肩袖损伤,而非肩周炎。

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由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的肌腱部分组成,肩袖损伤是指这些组织发生炎症水肿、撕裂或断裂。临床常表现为肩袖局部炎症、水肿、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等。肩袖损伤不仅会引起肩部疼痛,还会影响肩关节活动度,使肩部活动受限,影响正常活动,给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

怎样诊断肩袖损伤:

第一,外伤史不重要:学术文献报道一般多有外伤史,但临床很多患者,自诉根本没有外伤史。

第二,肩关节疼痛、不同程度活动受限。

第三,在肱骨大结节和小结节,即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的肌腱止点,可以找到压痛。

第四,X片、CT、超声、MRI、红外热成像有助于鉴别诊断。

第五,排除三角肌损伤、肩周炎、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肿瘤、结核等。

肩袖损伤的辅助检查:

①X片、CT检查确诊意义不大,但可排除骨折。

②临床上,往往需要超声、MRI检查。

③红外热成像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临床上。

疼痛科必备技术—红外热成像

右肩小圆肌损伤的红外热成像图,弧刃针治疗后,症状即刻消失

弧刃针、线针刀发明人,河南中医药大学颈肩腰腿痛与针刀医学研究所所长,痛王医学院首席医学家王学昌教授鉴别肩袖损伤与肩周炎的11条心得:

1.年龄很重要:肩周炎多发于50岁左右;45-47以下、53-55以上者,大部分都是肩袖损伤。

2.压痛点的位置:肩袖损伤都在肩袖的灶点上,如果不是,就不是肩袖损伤,可能是肩周炎。

3.急性肩袖损伤者:主动活动多受限,被动活动一般不受限,但也有少部分特殊。

4.活动受限程度:对于肩周炎来讲,主动和被动活动皆受限明显。很多慢性肩袖损伤,主动、被动活动往往受限不明显。

5.病程:较长时间的慢性肩关节疼痛轻度患者,如果说病程超过1年,疼痛又不明显,一般为慢性肩袖损伤。

6.无明显原因突然急性疼痛者:一般为肩袖损伤。

7.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肩周炎。

8.重度肩周炎患者:实际上大多都是肩袖损伤,或者合并有肩袖损伤。

9.双侧肩周炎患者:很少见,一般都合并有肩袖损伤,或者是肩关节滑膜炎。

10.临床上,肩周炎少、肩袖损伤多。

11.很多肩关节疼痛可能既不是肩袖损伤,也不是肩周炎。可能是三角肌损伤、肩锁关节损伤等。

肩袖损伤的分类:

肩袖损伤分为:①肩袖腱炎,②肩袖撕裂,③肩袖断裂。

不同肩袖损伤的治疗建议: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①大多数肩袖损伤为肩袖腱炎,用兼具针灸针、针刀、注射针、手术刀四种功能的弧刃针治疗效果佳;;

②急性肩袖损伤、撕裂一般需要制动休息,后期再行弧刃针治疗;

③肩袖断裂则需要手术;

治疗肩袖腱炎,需要遵循“四定原则”(定位、定点、定性、定法),关键是定灶点、定合适的治疗方法;请参阅:;

④早期炎症水肿明显者,需要以药物理疗为主;

⑤2—3周以上慢性者,弧刃针松解治疗效果佳。

部分肩袖损伤患者弧刃针治疗前后视频:

特别强调,治疗肩袖损伤,一般不需要激素注射。

你可能感兴趣的

患者为什么给医生放鞭炮、送锦旗?不仅因为感激!

医院科室业绩N倍的秘密:新技术+好领导!

中国最基层医生,在泪水中寻找光明

台湾三博士,恋上弧刃针

中国新针灸,挺进墨西哥!

本文由颈肩腰腿痛网出品!

颈肩腰腿痛网,中国著名颈肩腰腿痛专业门户网站,以“为颈肩腰腿痛医学服务、为颈肩腰腿痛医生服务、为颈肩腰腿痛患者服务”为宗旨,提供最新技术进展、实用诊疗知识、专业培训、会议信息、病友经验等专业信息,始创于年。

欢迎投稿,欢迎爆料,欢迎出任颈肩腰腿痛网特约通讯员、特约评论员、特约研究员。联系邮箱:tougao

jingjianyaotuito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yy/6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