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一枝风带舞,陌上清幽缓缓归
题记
河北自古燕赵悲歌之地
诗歌吟咏数千年
文字花开
在中国文学地理版图上
河北是重要的一隅
河之北,诗人们天真而饱满
在浩荡的诗句里驰马扬鞭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最为亲近的人
月亮开花群山让路
做消失在自己诗意里的那一个
让所有的欢喜都饱含泪水
成就诗歌完成自己
在每一个历史阶段
河北诗人都创造并闪耀着
属于自己国度的辉煌
谢虹组稿
1.嚼铁
文/代红杰
在嘴里翻滚的并不都是糖块
有时却是融化不了的盐粒
比如这匹马嘴里的嚼铁
这匹马曾经是那么年轻
年轻是草地上的一束光影
年轻是泥土地上一团打滚的旋风
——嚼铁是它痛苦的成年礼物
嚼铁是对冲动淌血的警告
……它慢了下来
嚼铁要它对身后满载的马车踏步服刑
自此
嚼铁成了它生命中
被强势嵌入的另一具器官
或者说是灵魂里的一道幽光
一生都吐不出卸不掉
作者简介:代红杰,男,河北南和人。诗歌散见《诗刊》《星星》《扬子江》《青年文学》等报刊。出版诗集《秋天是个词》等三本。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距离
文/禾秀
十年前,我三十三岁
母亲五十七岁
今年,我四十三岁
母亲六十七岁
十年后,我五十三岁
母亲,还是六十七岁
这多像小时候啊
母亲在前面走,走着、走着
突然
停了下来
作者简介:禾秀,女,唐山某高校教师。作品散见《诗刊》《诗潮》等杂志
3.登山未果记
文/田法
第一次带你去爬山
爬到一半,你瘫坐在石头上
开始大口喘粗气。这时
你才告诉我你的心脏不好
是为了陪我
才隐瞒的病情
翻出你随身携带的药
喂给你,却治不了我的焦急
搀扶着你下山
到山下时,天都快黑了
离开一段距离后回头
怎么看那座山都像是一座坟墓
忽然间对生命就有了新的敬畏
拍拍胸脯,再次上路前
我们紧紧拥抱了一会儿
作者简介:田法,男,居河北保定。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见《诗刊》《诗选刊》《诗潮》等,曾获保定市荷花淀文学奖。
4.异体字
文/阿色
黄昏的阳光退去热气
压低客栈前的树叶
不需要多久
城门城墙和城上的谯楼
都会没入夜色
分野的星空自然无法忽略
一轮明月
照向束长发着土布衣的农夫
他们的手
在木桶的水面晃动
生于河滩的谷豆芝麻
长在山腰的榛子花椒
高低不一
各有各的模样
各养各的虫鸣阴影
客栈负责厨料菜肴的男子
掌灯点燃更香
只需要懂得弄好
每一位前来投宿的客人
或清淡
或丰盛的晚餐
简介:阿色,河北人,生于洺河滩,偶尔写诗。5.拔节的声音
文/谢虹
又被风吹了两回
日光也暖。阳光照一回
活在小南风里的麦子们就长高一寸
直到雨水一点点落下来
草木奔突,地里的拉拉蔓被除掉了
麦子在躁动与慌乱之间
向着村庄的方向,越生长越恐慌
源于生命的喧响是瞬间开始的
即使在夜晚,流动、尖叫的密语也泛着红色
燃烧并相互追赶,它们直上直下
将豢养的锋芒全部打开
举止笨拙之人被叫醒,小心翼翼
摩挲着疼、温暖、镰刀和宿命
作者简介:谢虹,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温暖的尘埃》,诗歌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年度作品?诗歌》《当代精美短诗百首赏析》等多种选本。作品见于《诗刊》《诗探索》《中国诗歌》等多家刊物。
王亚迪组稿
1.星辰一样破碎(外一首)
文/白小茶
冬天的核桃树举着空空的枝丫
像我们走了半生,手中依然空无一物
松树举着那么多时针,没有一根
可以转动,没有一根能被谁的手指拨动
即便如此,也没有一样事物静止下来
看不见的脚趾被磨损,目之所及的
随落日一遍遍消逝
又是什么,被黑夜一次次吞噬
月一样苍白,星辰一样破碎
抵达
我依然无法抵达你
即便我卸下无数个白天和脚印
卸下背上的壳臂上的羽毛
彩虹铺就,雀鸟引路
大风催动衣角。我依然无法抵达
你在无法触及的地方
你隐身人间,或草木之间
或银汉迢迢的他处
我以无法抵达的姿态抵达你
你在,你不在
作者简介:白小茶,本名白俊丽,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河文学创作学会会员。诗作散见《诗歌月刊》《诗选刊》《青年文摘》等刊物,曾获第四届、第九届“荷花淀文学奖”。部分作品收录《当代诗潮》《河北诗歌地理》《河北青年诗选》等。
2.星辰照耀远去的人(外一首)
文/董贺
沿途,冰凉的星辰、石头和河水
把景布,涂上厚重的蓝色
林子的头顶,滑翔着一颗颗
带着方言的鸟鸣,而不远处
一群褴褛的人,在担子旁歇息
满面的风尘和疲倦,隐没于
这夜晚,宏大的叙事中
我的家族,从山东的某一处
出发,又搬迁到抚宁董各庄
再到马圈沟、花场峪,先人的样貌
有如萤火的慈爱,流落的辛酸
和被风吹得愈加坚硬的骨骼
而我,久久注视着远去的队伍
任由体内的奔涌,其实
原始的印记,也一直在血液中
它们对应着,遥远的时间
和命运,而一副无形的担子
压在肩头,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如一粒尘土,顺着风的方向
缓缓前行
芦苇荡
一个人的孤独,是背对着人群
看黄莺啄食的云朵,又如何跌落
虚无的傍晚,再将路途和声线一一指认
你现在常常哭泣,而这哭泣
像一种发泄
用纸巾蒙住脸颊,一场暴雨
移动着躯体,事物走失的前夜
我们还保持交流,你的手按在门上
而目光,朝向更远的塘边
那里,有光的闪耀和笛的轻唱
你也看到,诸多的芦苇
在湿漉漉的语境当中
写下,这段心酸的往事
作者简介:董贺,满族,80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星星》《草堂》《四川文学》《当代人》等刊,入选“中国好诗榜”《中国诗歌年选》《诗坛》等,著有诗集两部。
3.在豆铺村遇见一座桥(外一首)
文/石振明
桥架在两座山之间
一座山和另一座山有了远方
峰回路转,突然看见你
好像从我身体里逃离的那座
我在桥下走过仰望你
一条河留下的天上的虹
两座山伸出的手
旱河行风,正如此刻的我
夏天来了,眼里开始蓄水
或许只有成为一条河
我们才能相拥
钥匙
太行山锁着一个庞大的秘密
唐河流向远方,在大地上画了一把钥匙
月亮是天空的锁眼
一棵杨树在麦田投下影子
我坚信
这是一把黑色的钥匙
我奔跑了四十年
想代替一棵树打开天空的夜
作者简介:石振明,年出生,现在河北省唐县罗庄乡中心学校工作。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保定市青年诗人学会理事。《唐河文学》执行主编。作品发表于《诗选刊》《散文诗》《荷花淀》《未央诗刊》等。参加第七届河北省青年诗会,获保定市第三届荷花淀文学奖。诗作入选《保定诗歌》《河北青年诗典》。年出版诗集《三叶草》。
4.照应(外一首)
文/马兰
悬铃木投下浓密的阴影
巨大的叶子分担了盛夏多余的光芒
被浓荫拥抱
树下,安坐着我的母亲
小鸟吃光了我放在窗台的小米
蚂蚁用忙碌安慰着我的疲惫
夜色降临,清凉的黑暗护佑着所有的人
万物各有其职,我坦然地安享这无偿的照应
盛大的夜空,布满了诚实的眼睛
雪落进黑夜
雪落进黑夜
天藏起天大的秘密
众神熟睡
空空荡荡的夜被装满
落在黑夜里的雪,不被伤害
大地是完整的,一个人的孤独是完整的
天亮之后,推开门
我就是那个满眼泪水的哑巴
作者简介:马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中国诗歌》《诗选刊》《诗探索》等报刊杂志并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流光》。
5.被风吹乱的人间(外一首)
文/赵丹
哗啦一声,空气就破碎了
空中布满裂痕和叫喊
街上的人群陷入慌乱
被风打乱的空气
用沙粒的硬度,用一切事物
消逝的速度
撞疼我的脸
大团大团的空气
被枝条抽打,被雨洞穿
发出嘶哑的吼
被风吹乱的人间
正被一场乱箭一样的雨
梳理出新的秩序
一团火落入水中
一团火落入水中
水疼了一下,随后把一阵痉挛
传给了附近游动的鱼,和
几万年前爬上岸的
我的身体
火腾出的空间
变成一个鸟巢
鸟在巢中又孵化出成群的
会飞的火种
落入水中时
火也疼了一下,不过瞬间
火就用熄灭的方式
封存了这个秘密
作者简介:赵丹,河北唐县第一中学教师,河北作家协会会员,唐河文学创作协会会员。
6.长发及腰(外一首)
文/瑭诗
那么多女人
把爱情藏在头发里
而真正说出那句话的人,不多
天热的时候,她们盘起头发
一个人的时候,她们盘起自己
有时候也别一只发簪
给凌乱安上主心骨
若等不到一双温暖的手
冬天来临的时候
头发便被集体解散
一部分用来挡脸
一部分用来挡严寒
秋虫
不是每一场雨
都能盛大的谢幕
秋风截取的,也只能算一个片段
落叶纷飞。草木的心跳加剧
舞台上多出一个又一个
落魄的影子
有人打马远去
每个马蹄都带走一个草原
那些
躲在叶子背面唱低音的小家伙
歌词有不舍,有绝望。像
星星眨眼
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作者简介:瑭诗,女,河北省作协及散文协会会员,唐河文学创作协会理事,独鹿诗社副社长,太行诗词协会副主席。7.厨房里的哲学(外一首)
文/锦夕
根达菜有着粗壮的茎
我用一截小细线为利刃
从根部顺着纹理往下拉
被切割后的根达菜
一绺一绺,不薄不厚
小细线穿过它粗壮翠绿的一生
仿佛呲呲的喊声,交出身体里的疼
我用一小撮白花花的盐
让一颗白菜脱胎换骨
让一根萝卜交出身体里的软
哦,这些细小不起眼的事物
总会把一些庞大坚硬的东西拿捏得
恰到好处
儿子下厨
从教室到厨房
他用了十二年
他信奉荤素搭配的哲学
开始研究小葱与豆腐的关系
用西红柿撬开一个多汁的早晨
让流水唤醒沉睡的黑木耳
红黄绿黑的色彩里
寻找比较理想的组合
酸甜苦辣咸打开舌尖上的味蕾
油盐酱醋的多寡中
一次次纠正自己
作者简介:锦夕,本名赵锦。河北省定州市人,从事税务工作。喜欢诗歌,喜欢简单的生活。
8.万物乐热衷于生长和衰老(外一首)
文/王亚迪
寒潮像不被听见的语言
田野上僵绿的麦苗
匍匐的姿态
如同大范围沉默的马匹
白祁菊一波动
就淹没了我们居住的村庄
万物热衷于生长和衰老
一些多余的时光擦拭着旧瓷盏
盛过悲喜,离散,半生的旅途
只是我们的爱多么微不足道
云朵一样被收割
药农陷入它们的阵地
大地手里空空如也
我是一株失神的玉米秸
孤零零混迹在荒凉里
而积雪之下,有四平八稳的
安静和腐朽
很多语言就此而过
充满潮汐的芦苇荡
荻花安静的摇摆,又时而动荡
时光淹没,沉入底部的朝代
笔斜靠在笔筒里
沉默的样子,像一位诗人
他不需要走动,不需要写诗
稿纸上有看不见的白桦林
天空上的羽毛,宁静的水声
坠落大地上的雪花……
黄昏的旅程
有单纯的形式主义
抽象的落日,从反面
探问夜晚的深不可测
很多语言就此别过
作者简介:王亚迪,男,河北安国,生于年,49岁,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保定市作协会员。作品见《诗刊》《中国教育报》《诗选刊》《散文诗世界》《散文诗》《鸭绿江·华夏诗歌》《青年文学家》《参花》《唐山文学》《青少年文学》《荷花淀》等。曾获“品味大笮”摄影、诗歌大赛第四赛季“大笮迎春”一等奖,《青年文学家》杂志社首届“至尊爱情金玉良缘”大赛一等奖,中国诗歌学会首届“人祖山”诗歌云笔会三等奖,“雁荡山”现代爱情诗国际大赛优秀奖,年“黄姚诗会”主题征文优秀奖等多次奖项。
刘国莉组稿
1.磨镰石
文/毕俊厚
父亲弯腰蹲在那方长条石旁
蘸足了水。嚯嚯地磨起镰刀
这是初秋。天空被山峰又
顶高了几寸
南飞的大雁,仿佛一排黑色的纽扣
在高空移动着……
悲壮的雁鸣声,加快了
父亲磨刀的节奏
瘦弱的,如刀削的脊梁,在
不停地抽动。看上去,他不像是在磨刀
倒像是在磨自己
倒像是不停地,在演练一块试金石
在演练,刀锋划破田野后的快感
作者简介:毕俊厚,男,祖籍河北沧州。年生于河北张家口坝下山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四川文学》《解放军文艺》《延河》《诗潮》《绿风》《诗选刊》等文学期刊。上榜年度河北省文学榜诗歌榜。年参加第七届河北青年诗会。2.梅花西风烈
文/张秀玲
风暴如此的嚣张野蛮
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刀斧与利剑同时举起
废墟压低呼吸
天空俯首
不卑不怨,抱紧疼痛
身体里的火焰噼啪作响
一次次迎接呼啸而过
一次次挺起高傲的风骨
殷红的血,不敢滴落
每一滴都托付着尘世的重任
在你面前,才知道
什么是真正的怒放
才知道低下头
是为了给自己让路
才知道一朵小小的梅
怀揣着多少河山
暗香涌动之时
远方那个策马疾飞的人
必将如约而至
作者简介:张秀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承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个人诗集《底色》,文学作品散见于《诗刊》《青年文学》《中华诗词》《诗选刊》《诗林》等多种文学期刊和文学选本。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
3.麦收记忆
文/祝相宽
一
麦子黄了
父亲会在开镰的头一天晚上
把睡出锈来的镰刀
磨成月亮
磨镰,磨镰
这乡村的小夜曲
在我所有的六月
轻轻地吟唱
二
开镰割麦
必须弯下腰去
向一地金黄的麦子
向隐身麦田的菩萨
我保持一生的虔敬
始于童年麦收时
开镰的仪式
三
麦子围拢着父亲
父亲用手摩挲着麦芒
麦子摇晃着小脑瓜
多么开心
父亲过世多年
年年,他坟地周围
麦浪涌来
都是亲人
四
父亲走了
草帽落在世上
一个稻草人重新戴上它
站在田野里久久地张望
哦,父亲,你身边
麦子饱满,六月安详
五
一个太阳在天上
一个太阳在场上
麦子铺成的太阳闪着金光
太阳熏香的六月一片繁忙
兴奋的小毛驴
一圈圈地转啊
追赶太阳
六
晒麦场上打个滚儿
麦秸垛里捉迷藏
半辈子的好梦
都在高高的麦秸垛上
照过童年的那轮明月
千里万里
在我心上
七
南风又起
铺天盖地的金黄绸缎
波浪起伏,从脚跟涌向天边
父亲,给我一把镰刀吧
一棵麦子的收获,胜过我
一生写下的诗篇
八
我一直想
给麦子塑一座金像
高过世界上一切荣耀和建筑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大地隆起
百鸟欢唱
自命不凡的人匍匐麦子脚下
陷入思想
作者简介:祝相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刊》《诗选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中国作家》《中华诗词》《文艺报》《当代人》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个人诗集《祝相宽诗歌》《心声》等六本。作品收入《中国年度诗歌》和多种选本。
4.父亲教会了我死
文/蒲素平
父亲的头发稀少,但脸色红润
双眼紧闭,但呼吸急促
一下、两下、三下
我茫然不知所措
突然,父亲的头歪向了我的左手边
父亲在离我一米之处,走完了人生
我没有哭
父亲,只是在教给我如何死
作者简介:蒲素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作品见《诗刊》《中国作家》等,著《唐诗的另一种写法》《一个人的工地》等多部,获第三届孙犁文学奖、贾大山文学奖等。
5.写写我的八月
文/吕游
从庄稼地入手,就写到我的痛处
大风裹挟着大雨冰雹正掳过华北平原
玉米高粱俯首称臣,只有父亲的坟墓挺立着
像楔进泥土的钉子,高举着锥形的尖刺
和活着的他一样,领着我们姐七个
在村上,一群群人构成更猛烈的暴风
活在别人舌尖上的人早已经被杀死过无数回
从村庄入手,八月不过是三十一张日历
撕下一页,三伏就薄一分,仿佛人生
该经历的都已经历,热血从沸腾正降低至体温
这多像朝霞满天燃烧成晚霞,正好临近傍晚
生命如同炭火从黑夜醒来,我有一把镰刀
挂上蓝天,那么多星星的橛子等着更多的镰刀
挂上来赋闲,该成长的正在经历风雨
等着被收割的,终将果实交付于他人囊中
一写到失落,八月就有秋天立起
仿佛高粱上挂着的不是火苗,是白色的幡
终归是凉了,天空变成柜员机
疯狂取款的人取走了雨水,用来补贴原野
雁阵正整装待发,仿若最后的利息运往南方
我能给予八月的仅剩这首诗歌,仅剩下
一个身影,在阴云的太阳下忽隐忽现
在八月,一切变得扑朔迷离
有人来了,有人带着病毒穿行于人间
有人留下病毒隐遁他乡,我所期待的事情
正沿着八月行走,他们衣衫褴褛,目不转睛
沿着乡路走进丛林掩映的寺庙,很多答案
袅袅的变成一缕烟,正随风飘散,我说的八月
像那柱高香,立在生命的必由之路,亮着
那个熬红眼睛的人,因为思念彻夜未眠
作者简介:吕游,原名吕宏友,生于年,河北省沧县人。初中时期开始接触诗歌,至今习作诗歌近余首,人称“诗痴”。先后在《诗刊》《诗选刊》《北方文学》《星星》《北京文学》《绿风》《中国诗人》《时代文学》《上海诗人》《延河》等报刊发表诗歌余首。曾获《诗选刊》全国诗歌大赛“校园诗人”奖、海林市第二十届端午诗会诗歌比赛一等奖、牧言诗歌奖金奖、《齐鲁文学》年度诗歌奖、第二届中国长淮诗歌奖、长河编辑奖等诗歌奖项。诗作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等多种诗歌选本。参加首届河北省青年诗会、首届全国(上海)网络诗人高级研修班。主编诗集《深呼吸》《蓝色世纪》,自印诗集《心灵版图》。
庆幸
文/刘国莉
有娘叫
没有比这更庆幸的事了
膝下有几个儿女,就有几条路
时间的河流,在心里活着,时常被亲人认领
有娘叫,是庆幸的事
比氧气,水,食物还饱满深情
娘的叮咛,如同穿针的线
依稀可见
模糊不了儿女的眼睛
梦里,被娘生动地疼
被呼唤着推醒
总感到心角,有一块御寒的补丁
作者简介:刘国莉,男,60后,河北省南皮县人。八十年代曾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诗刊》《诗选刊》《鸭绿江》《山西文学》《芒种》《小小说月刊》《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入选多个版本,多次获奖。现任《渤海风》杂志社长兼总编辑。茉莉花语征稿主办单位:《茉莉花语》编辑部
协办单位:长江诗歌协会
《渤海风》杂志社
《方向》杂志社
指导单位:孝感市孝南区作家协会
资金来源:茉莉基金
顾问:谢虹黄药师丹东栗伟呆呆一叶独清林荣编委:刘金明刘刈安然火焰刀陈鹏
修尘怜子放飞思绪左连凯
总编:茉莉花语
法务:薛文君
总监:陌上桑习相远左连凯小城故事
制作:陌小小纳香顺顺四眼看世界周志启崔显实
朗诵:陈健胡承梅幽兰小诗凌小妃
采编:陌上几缕清愁王惠若张友国云夕
编审:灵魂旅者刘刚宋圣林夏阳谢宏模
栏目简介栏目一
平台互联栏目,已与十家平台建立合作关系。
主编:简笺谢宏模
栏目二
三个周六在2群写同题,每期入选3人,三次同题共入选10人。入选有稿费。
主编:梦蝶杨墟
评析:单月:徐盛黄药师谢宏模
双月:杨墟栗伟春染新绿
栏目三
茉莉花语与三十余家刊物建立合作关系,纸刊推荐也正规化,并把这个栏目起名为开心与感恩,寓指上刊开心,让我们感恩每一次灵魂相遇。
主编:刘刚放飞思绪
我们还有自己倾情打造的纸媒《茉莉花语》百分之九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