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警告语文书里的景点处处是坑新周刊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今天是众多中小学生开学喜(wu)大(bi)普(bei)奔(shang)的日子。早就已经走出学校的老艺术家,在早上上班的时候看到背着书包的小朋友们兴奋地迎接新学期,无限感慨猛然涌入心中。

他们花花绿绿的大书包,就像一抹回忆杀,将老艺术家带回了久远的学生时代,和语文书这个包罗了所有美食美景白月光的世界。

不瞒大家说,老艺术家自高中毕业以来,便一直心心念念着语文书无形中安利的景色和食物。没想到,点开微博下的网友留言,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和我一个亚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课文上生动的描写早已化作不少网友心中的“白月光朱砂痣”,不提也罢,一提起来那种倾慕和饥渴之情止都止不住。

然而,老艺术家却从口水与泪水齐飞的评论区中读到了某些网友幽幽飘来的一丝怨气:亲身观赏或者尝试过语文书安利的东西后,才发现当年的我实在是太傻太天真了!

虽说能够收录进课本的景点和食物经过了官方认证,但说实话,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吃喝玩乐的黑洞。

可怕的童年滤镜,继蒙蔽了我们看偶像剧、动画片、言情小说等的双眼之后,还协同语文老师一起,蒙蔽了我们读语文课文的双眼。

打卡语文书景点之后,

发现它其实是本旅游避雷指南

都说祖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洞天福地数也数不尽。墨客骚人们记录下来的文字,形成了我们对祖国和世界的初印象。

不怕大家笑话,语文书的诗词文章,在老艺术家孩提时期的认知里,是近乎于真理的存在。

我执拗地认为,黄河的水肯定从天上来;西湖边一定坐着一个妆容时浓时淡的西子;江南,应该到处都是红菏菡萏;而泰山,必定比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都要雄伟威严……

那时,小学同学们的暑假和寒假不是时兴去桂林,就是去北京,而且还一定要拍一波游客照,回来之后向小伙伴们好好炫耀一把。

喜欢满世界到处乱跑的老艺术家自然也不甘示弱,将打卡语文书里所有的景点列为自己的旅行清单之一。

然而,现在才打卡了语文书不到一半的景点,我就已经有放弃的念头了。都怪当初年纪小不懂事,原来语文书的真身,是本旅游避雷指南啊!

古迹篇

长城:崇山峻岭之间,都是人从众

在炎黄子孙的心中,长城的分量恐怕不需要我过多赘述了。这条“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长龙,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就连我到了耄耋之年的爷爷,都成天嚷嚷着要在有生之日里和长城的好汉石合影。何况是从小需要感悟“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激发出自己内心深处“民族自豪感”的我们呢?

为了实现自己在烽火台上俯瞰这条巨龙的心愿,很多人在小学生时期就急不可耐地想一睹巨龙风采。没想到,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的旅游阴影却由此产生了。

暑假的北京又干又热,在户外多待一秒都是煎熬。然而,到八达岭长城坐接驳车要排队,买票入场要排队,进了景区还得排队。

口干舌燥的游客们还没踏上长城的一个台阶就已经耗尽了一半的精力了。好吧,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排一下队也就认了。

但是!登上了长城,迎接游客们的不是期望中连绵不绝的城墙,而是摩肩擦踵的人墙!顶着毒辣的太阳,人们的肉体互相挤压着,汗水和香水混杂着,鞋跟互相摩擦着。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艰难的行进道路中,只见小孩儿在这边哭,母亲在那边喊,还有老是挡路的合照党。

看到全是“人肉疙瘩”长城,我幼小孤独的心在下着大雨……就和楚雨荨跟慕容云海说分手那一天一样大。

如果你还没去过长城,千万要选旅游淡季,尤其要避开十一或者春节这些公众假期!曾有新闻报道过,长城一天最多接待过六万多名游客,十米的路程很可能需要在人海里走十分钟。

难道到长城就注定要排队?并不!因为长城不只有八达岭啊!

如果你是在北京旅游,可供选择的还有慕田峪、司马台、金山岭、居庸关长城,而且在河北、辽宁、山西等地均能看到长城。所以,和旅行团在人山人海的节假日挤八达岭真的没有必要哇!

△慕田峪长城的游客比八达岭要少很多/Mountains

滕王阁:落霞吊车,秋水黄泥

实话实说,老艺术家我对古文一直没有什么共情能力,但王勃的《滕王阁序》却是个意外。

学这篇文章之前,我还在想,这不就是一个亭子嘛,有啥好背诵的?但没过多久我就“真香”了——

少年王勃,意气风发,即席赋诗,笔下生花,这简直就是古代言情偶像剧杰克苏男主配置嘛!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神来之笔。

于是吧,这座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建筑,也就因为这篇瑰丽俊爽的文章名扬四海,迎来了一茬接一茬的游客。

经过近三十次修葺重建的滕王阁,虽然规模依然不负其“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的美名,可实际上却是一栋百分之一百用钢筋水泥建造起来的“仿古建筑”。

△图/ChinaTourAdvisors

不少怀揣着激动心情登楼远望的游客,看到的都是赣江里的黄泥,和毫无生气的高楼大厦。

也难怪有网友说,滕王阁现在变成了“落霞与吊车齐飞,秋水共黄泥一色了”。哎,怎么说呢,我的心情,就像当年知道了美少年王勃在写完这篇文章不久后就死掉一样失望。

自然景色篇

日月潭:根本看不出来日和月的区别

相信不少人对台湾最早的认识,除了余光中那一枚小小的船票,就是日月潭这个“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简单的一句话,让大陆一代代游客趋之若鹜,盼望亲眼看到潭中日月同辉的画面。

但许多游客都败兴而归,因为日月潭其实就是一个“小水潭子”,里面的日和月也根本看不出来!假如你登船游览,更加无法分辨哪边是日,哪边是月。

难怪网友只能无奈地自我安慰:“一定是我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才领略不到‘北边圆圆的太阳’和‘南边弯弯的月亮’。”

△即便是俯瞰图,我也无法从形状上辨别日潭和月潭

而日月潭,其实完全就是靠大陆旅客的情怀加持起来的一个景点。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日前发布的统计,年参观日月潭的人次达到了万,其中绝大部分是大陆游客。

△排队和日月潭石碑合影的大陆游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zd/12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