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早知道

立春

年02月03日,星期三

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此时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是,由于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此时冰雪未融,地还很冷,即使在江南,也是余寒未尽。不过,这都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天地之气已经悄悄启动了。

立春养生,也应该顺应天地之气的变化,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起居·早起早睡,以养肝气

春天阳气开始生发、白日渐长,万物开始复苏。

“肝属木,应于春季”,肝气通达,身体才会轻松、精力充沛;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眼干目涩等不适。

因此,春季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

“人卧则血归于肝”,在此时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时前上床。

早上起床后伸个大大的懒腰,在日出后到户外散散步,身体动了起来,阳气也就被鼓动了起来。

谚语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这是指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

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

此时人体的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

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养生的重点。

此时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升发之势,正如《老老恒言》所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饮食·少酸加辛,助阳养肝

中医认为,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品。

如洋葱、姜、蒜、芹菜这些味道辛香走窜的食物,既可疏风散寒,又能杀菌防病,最适宜立春节气食用。

而在饮食药膳方面,针对立春的时节特点,可食用一些养肝柔肝、疏肝理气的药材和食品,如白芍、枸杞、花生、红枣等均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春季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

因此,不妨适当摄入些甘味食物以滋补脾胃,可选择大枣、山药等味甘养脾之品做成大枣粥、山药粥食用。

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熟食味甘性平,立春时节食用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而且有理气、祛痰、止咳等功效。

韭菜,又名起阳草,辛温发散,具有补肾益肝作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畅达,也应多食。

锻炼·动三动

敲肝胆经清肝火: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闭目转眼养肝血:闭合双眼,用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球有发热、发胀感为宜。随后转眼,即保持头部不动,眼球分别向左右各转动10圈,能有效缓解眼疲劳、提高视力。

伸个懒腰理肝经:人体困乏时,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个懒腰,可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同时激发肝脏机能,达到肝脏保健效果。

防病·要当心哮喘和过敏

立春时节,是哮喘病的高发时期。究其原因,除了初春气候变化大,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气管痉挛,诱发哮喘外,主要与花粉、尘螨等过敏源有关。因此个人,尤其是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此时应有意识地远离这些过敏源,如果置身花粉飘散浓度较高的空间应带上口罩。同时个人室内应保持温暖、干燥和洁净,注意通风透光,被褥、衣物要用热水勤洗并勤晒,最好不用地毯、毛毯等利于尘螨寄生的物品,并避免用毛及羽毛制品,减少尘螨及霉菌孳生,以免诱发哮喘。

由于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后,心理疾病患者都会骤然增多,病人多为焦虑症、躁狂症等病。这主要和天气的变化有关,初春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天气多变,也常常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使人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出现异常。因此个人,除了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外,尤应重视心理保健,宜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多接触大自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平和的好心态。

家庭保健·节气艾灸

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立春阳气升发,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功能在春季也会更活跃,排浊气、畅气血,肝气起到了引导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作用,这个时候如果阳气不足,便会引发一些疾病。补充阳气最好的方法是艾灸。艾灸借用艾草的药性和炙火的热性,可以调用人体自身的力量,用阳气滋润虚弱的脏腑,阳气充足了才能对抗病邪。

艾灸取穴:命门穴、关元穴、气海穴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建议1天1次,每穴灸30~40分钟。)

治未病科简介

医院治未病科,针对个体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及健康长寿目的,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科室分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体质辨识区、健康咨询与指导区、传统疗法区。

服务对象

(一)健康人群热爱健康、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健康知识不足,希望得到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并拟通过定期健康检查评估,保持健康的人群。(二)体质失调人群中医体质辨识符合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三)亚健康人群即自觉有不适或衰退表现或憔悴而又不符合医学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的人群,如有易感冒、易疲劳、易失眠、易动怒、易紧张、记忆力减退、性生活冷淡、腰酸背痛等症状以及由于学习工作压力强度、生活烦恼导致身心俱疲的人群。(四)病前状态人群体检有理化指标异常,自觉症状不明显,但容易发展为某类疾病的人群,如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腰肌劳损、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经前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五)慢性病人群已确诊有各种慢性病如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胃肠炎、类风湿关节炎、肺气肿、哮喘、冠心病患者或急性病恢复期如中风后、心梗后等目前处于稳定期的人群。(六)特殊人群发育期少年儿童、孕期妇女、备孕夫妇、老年人等有中医调养需求的人群。

服务项目

(一)治疗疾病类1)各种疼痛(头颈肩背腰及膝肘腕踝关节痛、痛经)2)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睡眠颠倒、异态睡眠等)3)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强迫、双向障碍等)4)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高尿酸及高脂肪肝为表现的代谢疾病)5)教师职业病(咽炎、静脉曲张、颈椎病)6)面部美容(痤疮、过敏、瘦脸、祛黄祛斑、美白养颜)7)冬病夏治(二)调理预防类1)中医体质减肥2)孕前产后调理3)九种体质偏颇的调理4)更年期综合征调理5)膏方调理(治疗类膏方、养生类膏方)(三)治疗调理方法针药并用,突出非药物疗法,如无痛腹针、落脏腹针、靳三针、平衡针、耳针、蜂针、刃针、针刀、推拿、整脊、火罐、刮痧、推拿、药物、熏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雷火灸、热敏灸及长蛇灸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zd/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