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黏连性肩关节囊炎,俗称凝肩、五十肩。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在中老年人群中累见不鲜。肩胛沉沉犹注铅,长夜漫漫不得眠。劳作成碍徒怆然,风华不再患凝肩。
专家科普针灸康复(疼痛)科很多人谈论起肩周炎的治疗,首先想到的是“吊杆”。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吊杆”这种治疗方法。以下这些情况是不适合“吊杆”的。
1.在炎性水肿期,疼痛剧烈时是不适合的。这样过度的活动,会加重局部炎症与水肿,让疼痛加重。
2.若肩周炎合并有肩袖撕裂,是禁止这种锻炼方式的,因为这样会加重撕裂的程度。
所以,得了肩周炎,需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恰当的功能锻炼,不然可能会越练越差!
其实除了“吊杆”,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治疗肩周炎。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平衡针疗法。平衡针疗法:是在继承中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它的取穴原则是针对一个部位的疾病而采取一个特定的有效靶穴。肩周炎患者常可取平衡针疗法中的肩痛穴(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治疗。
治疗前:
在对侧下肢取肩痛穴,快速进针至有放电式针感,并配合肩关节主动运动。
治疗后
经过平衡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根据不同年龄、程度、性质,能够即时得到活动度不同程度改善。
平衡针优势:
1.操作简单,易有疗效;
2.针具采用传统毫针,痛苦度小;
3.针刺避开危险部位,更安全。
最后我们讲讲肩周炎的防治:
1.避免外伤。有些肩周炎就是受外伤后肩关节制动引起的。
2.注意保暖,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特别是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
3.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伏案工作者常低首耸肩,长时间这一姿势使颈部及肩部肌肉的负担增大,导致肩周肌群的劳损。
4.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的充分,加上适当的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
供稿人:颜超沅
审核人:林果辉蒋艳刘丰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以便删除
针灸康复(疼痛)科简介我院骨伤科为省级重点骨伤专科,现已发展成为规模大,功能齐全,影响力较广泛的“拳头”科室,起源于湘西南地区正骨流派“百岁门”,经历五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为四个骨伤亚专科。
针灸康复(疼痛)科为我院骨伤科的二级学科,科室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开展以疼痛(颈肩腰腿痛)专区为主导,骨科康复,神经康复,运动康复,言语康复,儿童康复,产后康复全方面覆盖的治疗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康复教学和科研工作,逐渐成为邵阳市地一所集康复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康复治疗中心。
拥有64排全身螺旋CT,0.5及1.5T核磁共振,四维彩超,进口DR及移动DR,针刀镜系统,射频消融仪,全国最先进的减重训练系统、瑞士EMS冲击波治疗仪、肌骨超声检测仪、偏振光治疗仪、荷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平衡评定训练系统、四肢联动训练器、等速肌力训练、吞咽言语训练系统,神经肌电图,红外热成像仪,臭氧发生仪等各种训练康复治疗仪器。
诊疗范围:
疼痛(颈肩腰腿痛)专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偏头痛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痛,膝骨性关节炎,肩周炎,创伤性关节炎,各种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疼痛,痛风性关节炎,足跟痛,带状疱疹后遗症,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转移性癌痛,急性腰扭伤,肌筋膜炎,腱鞘炎,滑囊炎,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面瘫病。
骨科康复:
各种运动损伤、外伤性损伤、骨折术后、膝关节前、后叉等各类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截肢后、脊柱相关疾病和手外伤、关节炎,结缔组织病,骨质疏松症,骨质延迟愈合等疾病的康复。
神经康复:
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失语症,吞咽困难,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小脑性共济失调,脑性瘫痪,先天性脊柱裂,周围神经损伤等。
特色治疗:
熟练掌握椎间孔镜技术、针刀镜技术、射频消融术、肌筋膜刀等现代医学前沿技术;充分发挥银质针术、小针刀术、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推拿,针灸等中医传统技术优势;开展平衡罐,刮痧,盘龙灸,中药热奄包,中药封包等各种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人员结构:
科内设置医护人员共3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生4名,专业康复治疗师1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