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做子女的,都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家里的老人对“养生”非常痴迷,动不动就买回来一大堆“补品”。
因为人到中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就会格外注重养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了弯路!
这8个养生误区
坑惨中老年人!
误区1多吃补药能长寿、防癌一些老人将补药视为延年益寿的法宝,大量食用。事实上,多吃补药长寿甚至抗癌,至今没有临床依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曾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痛批:“补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骗人的”“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来防癌”!
并且!场上很多所谓的“抗癌中药”或“防癌食品”是未经实验和临床证实的。
误区2凭感觉自行买补药服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参、鹿茸、灵芝等高档滋补品,以及一些保健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国医大师颜德馨曾指出,“现在的中老年人甚至青年人中,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富贵病与平时的饮食滋腻密不可分,这类人如果动辄进补人参、鹿茸、灵芝,只会令身体雪上加霜。”
补药也是药,最好遵医嘱。药补像给花浇水施肥,有些品种花儿根本不需要施肥,施多了反而烧苗,过犹不及。
误区3认为粗粮好,就多吃对于经常吃细粮的我们,吃一些粗粮确实对健康有益,能够补充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不过,一味多吃粗粮,可能会妨碍消化、影响吸收。尤其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的能力下降,吃的太多了反而会“伤了身”。
国医大师梅国强说,虽然粗粮有很好的养生功效,但他自己肠胃功能不好,日常生活是很少吃粗粮的。“有胃病不吃粗粮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粗粮虽然有营养,但是粗粮富含淀粉、粗纤维,难于消化,对于一些肠胃不好的人来说,多吃粗粮会增加肠胃负担,出现胃胀等不适症状。”
建议:◎没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每天可以吃50~克粗粮。
◎要粗粮、细粮混搭着吃,有利于快速补充能量。
误区4血脂高不能吃蛋黄很多人认为蛋黄含有大量胆固醇,自己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鸡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维持记忆和思维的物质。不吃鸡蛋或吃蛋清不吃蛋黄,会失去很多必要的营养素。
建议:正常人每天吃1个鸡蛋。
误区5晨练越早越好老年人很多起的比较早,喜欢早早出去晨练。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表示,清晨锻炼可以说是“健康杀手”,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中风等。“从人体而言,一夜不进水米,血液黏稠度高,清晨时血压也处于一天当中的峰值,这个时候锻炼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由于身体机能老化,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弛状态,很难一下子提到较高的水平,这时锻炼,容易摔伤、碰伤、扭伤身体。
误区6钙补得越多越好补钙的观念在我国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
北京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教授表示,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奶制品、小白菜、豆腐干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减少骨量流失。
误区7吃蛋白粉能增强免疫力很多人吃蛋白粉,是觉得能补充蛋白质,增强免疫力。
人体免疫系统庞大且复杂,需要的是均衡营养,而不是单一食物。很多免疫物质需要多种营养素的协同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单靠蛋白质远远不够。如果不好好吃饭而只依赖蛋白粉,很容易缺乏其他营养素,反而会降低免疫力。
另外,绝大部分城市居民不存在蛋白质不足的问题,正常饮食的人群根本无需额外补充。
误区8五谷杂粮粉方便、好处多俗话说,多吃五谷,不生杂病!很多人都知道吃五谷杂粮的好处,于是“五谷杂粮粉”悄然流行起来,觉得杂粮粉又方便,好处又多!但其实恰恰伤身。
吃五谷杂粮之所以有助于健康,一方面五谷杂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另一方面也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但把五谷杂粮磨成粉后,膳食纤维没了,剩下的只有淀粉和糖类。
无论有没有糖尿病,都不建议多吃。糖尿病病房一听患者吃杂粮粉就一个头两个大。一句话,吃杂粮不过是因为希望吸收慢一点,打成粉这样增加血糖吸收的事情,真是得不偿失。
你的锻炼,很多时候不仅无法“强身”,甚至还会“伤身”!据中国江苏网介绍,约78.56%的中老年人存在运动保健的误区。
怎样锻炼容易越练病越多呢?老年人有哪些错误的锻炼方式?小编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1
长时间广场舞这一类病人症状基本相同:膝盖伸屈没有问题,但是在爬楼梯时膝盖疼痛明显,严重的走路都会不舒服,休息几天后疼痛有所缓解。为什么跳广场舞会容易受伤呢?广场舞难度越来越大,通常会设计很多身体旋转、下肢扭转的动作,这些动作对身体重心控制、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动辄一两个小时以上的舞蹈时间,意味着过长的关节连续使用。跳广场舞蹈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难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当控制时间和运动强度有利于保护膝关节。2
肩痛患者甩肩锻炼肩袖撕裂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临床上有不少这样的患者,他们大都有肩膀疼痛史,就误以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过运动来缓解。老年人在小区健身时,喜欢频繁做一些上举的动作,包括单杠或吊环中的转肩、棒球的投球、举重抓举等,这其实反而会加重肩关节的负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肩周炎与肩袖损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半年,最多不超过两年会自行好转。而肩袖损伤,如果不治疗或者以错误的方式锻炼,只会越来越糟。3
“燕儿飞”仰卧起坐有的老年人会练腰背肌,叫“燕儿飞”。“燕儿飞”是一种不错的运动,但对老年人不一定适合。因为老年人关节椎间盘老化,有关节增生,椎管狭窄,过度的伸展会加剧关节的挤压和碰撞,增加椎弓的硬力,造成骨折,同时让椎管更狭窄。另外,仰卧起坐也不适合老年人。仰卧起坐要把双腿蜷起来练腹肌,力度太大,超过国际劳工安全组织对椎间盘限定的牛的定力,会增加人腰椎部位的负荷,让老年人椎间盘退变非常严重。大多数中老年人的颈椎、腰椎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因此做仰卧起坐很容易给颈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而且,此运动对头部的变化较大,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4
大强度、高难度锻炼有的老年人觉得,运动强度越大,运动量越大,越是有益于健康,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但是爆发性的运动,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运动贵在坚持,而不是在于速度和强度。5
爬楼梯、爬山锻炼爬楼梯被不少老年人列为健身锻炼项目,认为健身就在家门口,方便快捷,不用额外场地,不用专门时间。但其实,爬楼梯的过程中,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大,膝关节反复撞击,周而复始的重复动作,无疑会加大膝关节的损伤,诱发膝关节疾病。跟爬楼梯类似的是,登山同样容易损伤膝关节,下山时膝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8倍,加重髌骨软骨面和半月板的损伤,是膝关节损伤的高发项目。6
头颈部绕圈练习很多老人经常做头颈部绕旋练习,认为这样对颈椎好,也有利于缓解颈肩部的酸痛。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动脉硬化、甚至颈动脉斑块形成,头颈部剧烈绕旋,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跌倒,重则会酿成动脉斑块脱落,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老年人进行头颈部锻炼要适度,应降低动作幅度、速度和绕旋力度。两侧及前后摆动的幅度应该控制在度以内,并可不时静歇2~3秒,以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7
运动损伤后“热敷”由于运动不科学、或者身体不协调,老年人运动时经常会导致脚踝扭伤等情况,局部组织会出现疼痛、肿胀。有些老年人会立即采用“热敷”的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痊愈速度。运动损伤(如脚踝扭伤)正确的处理是:损伤24小时内,冷敷(如冰块),将伤处组织内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液,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24小时后,热疗,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散淤、消肿、减轻疼痛的疗效。8
倒走练习早晨在公园晨练的大爷大妈,有的特别爱倒着走路,觉得这样更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殊不知,老年人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倒走易引发意外。9
空腹晨练对于老年人来说,空腹晨练是非常危险的。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腹中已空,不进食就进行1~2个小时的锻炼,热量不足,再加上体力的消耗,会使大脑供血不足,哪怕只是短暂的时间也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严重的会感到心慌、腿软、站立不稳,心脏原本有毛病的老年人会突然摔倒,甚至猝死。另外,晨练最好在太阳升起之后开始,这样才是最卫生和最安全的锻炼。10
运动憋气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憋气用力时,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等这些须憋气的运动项目,老年人不宜进行。这些知识很重要,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千万要收藏给朋友们看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