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灸丨后背ldquo三关rdqu

数九寒冬,阳气藏伏,人体免疫力降低,许多人稍感寒湿之邪,一些慢性身体问题就会复发或加重,常见的有颈椎问题、腰椎问题、肩周炎等寒湿痹症。这些问题多发生在我们的肩颈后背,这里是督脉循行之处,如果肩颈、腰椎出现问题了,要找督脉!脊柱被称为“男人的龙脉,女人的凤骨”,因为督脉刚好位于脊柱的正中,具有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的功能,但偏偏督脉又是最容易受到寒气侵袭、产生瘀阻的地方,原因就在于督脉上有两大寒气的进气口——大椎穴和命门穴。中医把人体督脉上最容易被瘀阻的地方分为:“风寒关”(颈椎1-3节)“气血关”(胸椎5-8节)“寒冷关”(腰椎3-5节)这三关的瘀阻跟冬天风寒有直接关系。风寒关风寒关对应是人体的第1-3颈椎,一旦“风寒关”受到寒冷的侵袭,风寒潮湿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影响正常代谢,侵袭人体诱发病患部位疼痛,颈椎问题的发生率就高,肩周炎也是。所以,在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暖!出门时应带好帽子、围巾,重点保护头部和颈部,以打通风寒关的气血通道。颈椎不适可以艾灸风池穴、颈夹脊(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大椎穴、后溪穴、阿是穴(即患处、局部疼痛部位、病理反应点)。特别是大椎穴,它是寒气的进气口,但同时也是“阳气之会”,艾灸这个穴位,让灸火的温热之效将阳气调动起来,把寒邪祛除出去。肩周炎与颈椎问题一样,同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多因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改善肩周炎同样要艾灸阿是穴跟大椎穴,另外,肩前穴(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臂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肩髃穴、肩贞穴也是调理肩周炎的经验穴,艾灸这些穴位能激发人体阳气,阳气旺则寒气消、气血行、经脉通、疼痛止。有颈椎问题、肩周炎的人群要注意纠正长时间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不要保持一个体位过久,这样可防止颈腰椎慢性损伤。工作时感觉脖子、肩膀僵硬酸痛,可以用艾灸发热贴贴敷不舒服的地方,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气血关气血关对应人体的第5-8胸椎,主管人体的全身气血。如果这个地方发生瘀堵了,那么人体会出现气血不畅,腰椎问题、关节炎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阳虚寒盛型的腰椎问题,表现为腰部冷痛,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转侧不利,静卧痛势不减,或伴有下肢麻木疼痛,体倦乏力,或肢末欠温。改善这种问题要重点艾灸阿是穴!历代医家都认为阿是穴是本病的主要反应点和调理点,阿是穴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穴,“有痛便是穴”。患者采取俯卧位,暴露腰部皮肤,施灸者站在患者腰部一侧,寻到压痛点并做好标记,这就是阿是穴的所在。除了要重点艾灸阿是穴,还要配合艾灸肾俞、足三里、命门、委中、等穴,让经络通畅起来,气血才得以流通。我们常说的“老寒腿”,也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类关节炎症出现的原因有多种:或因天冷受寒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经络受到阻碍所致;或因饮食不好,尿酸代谢引起痛风所致;又或由于患者本身带有外伤,天冷血管收缩导致神经受到压迫所致。很多白领小姑娘年纪轻轻就有了“老寒腿”,原因就在于她们常常久坐不动,偏爱穿裙装或者单薄的长裤,不注意膝部保暖等,久而久之就容易出问题!所以说,冬天切勿为了风度不要温度,除了腰部要保暖,腿部也要穿暖,如果冻坏了,疼的可是自个啊。如果老寒腿发作,要艾灸膝眼穴、鹤顶穴、梁丘穴、血海穴、阳陵泉穴、委中、足三里等穴位,有补气活血、温阳散寒、疏经通络的作用,能改善不适及疼痛。寒冷关寒冷关对应人体的第3-5腰椎,主一身正气。当这个“关口”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就容易导致消化或泌尿生殖系统问题,如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腰膝冷痛等。很多人到了冬天经常后背发凉、腰部冷痛,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瘀堵了,造成阳气无法上行。这个时候需要打通这个“关口”,一个好办法就是艾灸腰部的腰阳关穴,它处在第4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正好处于寒冷关的中心地带,而这里又是阳气通行的关隘,艾灸腰阳关穴对养护整条督脉都有重要作用。平时散步、看电视的时候,也可以搓热双手,以两手掌来回擦热位于腰部两侧的腰阳关穴5~10分钟,能疏通经络,对全身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买艾灸产品到家家灼艾,不忽悠,不夸大,货真价实,艾条,艾绒,艾柱,艾灸发热贴,艾艾贴,坐灸等产品齐全,可以到微店看看,厂家直销,定制贴牌,如果您是店面,养生馆,个人用量大,还可以优惠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gr/7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