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

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陈金辉黄俊风许德明胡耿民蔡涵华姚丽英摘要目的:分析了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我院于~年共收治肩周炎患者例。其中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75例。并与65例针灸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灸配合手法松解治疗。结论: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肩周炎臂丛麻醉针刀手法松解肩周炎临床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可因老年退行性变及外伤、劳损等因素引起,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产生了以肩关节的疼痛与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其为五十肩、冻结肩,女性多见[1]。年10月~年10月我科共收治肩周炎患者例。将例随机分组,其中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75例,并与65例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年10月~年10月共收治例肩周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2],均有肩周疼痛及肩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受限(上举小于等于90°,外展小于等于45°,且外展时出现“扛肩”现象,外旋小于等于20°,后伸小于等于20°)。治疗前均常规肩关节X线片、血常规、凝血功能,排除肩关节及血液系统器质性疾病。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药物以及其他治疗。排除标准:患者年龄小于40或者大于65岁者;存在肩关节结核,肿瘤以及全身感染者;存在血管以及神经损伤者;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存在肩关节外伤者;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对麻醉存在禁忌者;对药物存在过敏者。其中,男42例,女8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5岁,平均53.2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4.5个月。随机分组为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组75例和针灸配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侧卧位,患肩在上。①定位:用甲紫药在喙突处(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肩峰下、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结节间沟、冈下肌和小圆肌起点、三角肌滑囊处等压痛显著点做好定位标记。②麻醉: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并实施患侧臂丛麻醉。③针刀治疗:麻醉后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常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选取I型4号针刀,与皮肤垂直进针,用小针刀在所定病灶部位分别作切开剥离,或纵行剥离松解法。根据病灶的大小相应切割并出针,针孔用创可贴保护。④手法松解,患者取仰卧位,立于床头,一只手固定患肩,另一只手托住肘部,旋转肩关节,使患者肩关节肌肉放松。然后手术者抓住患者患肢前臂,另一手抓住患者肩部,使患者病肢向外伸展90°,再使患者病肢举向头顶,并施加力量进行按压。在副手帮助下使患者坐立,将病肢向内、外旋转,后伸45°,实施肩关节全方位松解。在松解过程中往往可听到撕裂声,表示患者粘连部位完全松解。手术后用三角巾使患者病肢悬吊于胸前,防止肩关节脱位。⑤功能锻炼:从术后24h起,即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让患者上臂练习爬墙、摸高,向上下画弧,或将绳子套在滑轮上,用双手上下牵拉锻炼,反复进行,每次20~30min,2次/d,连续锻炼3~5W,以巩固疗效。对照组:①针刺法:患者坐位,针刺取穴:肩髃、肩髎、肩前、肩贞、肩井、臂臑、曲池、天宗等穴,毫针刺,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1次/d。②手法松解:先对患肩进行点揉拿捏摇肩,患者坐于治疗凳上,施术者站其患侧,术者一手扶住患肢肩部,用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将上肢提起,牵拉摇动肩关节。使患者肩关节肌肉放松。然后手术者抓住患者患肢前臂,另一手抓住患者肩部,使患者病肢向外伸展、上举、向内、外旋转,后伸,在患者可以承受下实施肩关节松解,循序渐进。每次3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③功能锻炼同治疗组。3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肩疼痛消失、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外展≥80°,上举≥°,屈肘内旋指尖达T9以上,屈肘外旋指尖达到对侧上耳轮,恢复劳动和工作能力。显效:肩部疼痛及压痛基本消失,仅持重物时有轻微酸痛,肩关节活动范围外展≥70°,上举≥°,屈肘内旋指尖达T12以上,外旋指尖达到对侧颞部,能参加轻工作和劳动。有效:疼痛及压痛均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活动前加大。无效:肩部疼痛及压痛无改变,肩关节活动范围无变化。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spssforwindows软件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灸配合手法松解治疗。4讨论肩周炎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其原因多为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于濡养,或长期劳作,或复感风寒,寒凝筋膜,日久则筋脉粘连而成,故不能活动。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针刺疗法基础上演变而来,具有针灸所具有的疏通经络,祛寒散结,通痹止痛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囊慢性退行性和无菌性炎症性病变,小针刀松解术是中西医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不仅具有针灸所具有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还对局部肌肉肌键韧带和关节囊的粘连、痉挛等具体病灶进行切割、剥离,从而产生疏通气血、松解肌肉痉挛的功能。因此,采用小针刀松解肩关节周围肌肉、关节囊、肌键的起点或止点,使组织粘连、缺血、高压、微循环障碍得到充分改善,恢复组织营养,激发机体自我修复机能,达到消炎镇痛作用。再配合自我康复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起到快捷而肯定的治疗作用。与传统针刺治疗相比,针刀治疗对经筋局部病变的治疗更为直接和具有针对性,直接作用于局部的病变组织并进行松解。针刀松解法的起效机制不仅仅是松解粘连,还可能通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清除多余的氧自由基,恢复机体氧自由基代谢平衡,发挥治疗作用[4]。肩关节松解的治疗应柔和、有力、渗透,以达理筋通络、行痹比痛、滑利关节之目的,加速气血运行,促使炎症吸收,防止再次粘连,使肩关节的功能得以恢复正常。臂丛神经麻醉下行肩关节松解术,能使患者肌肉松弛,更有利于手法松解粘连彻底,使患者减少痛苦,松解过程中疼痛程度完全可以承受,甚至无痛。不但有利于针刀的松解而且更有益于手法的松解,一次就能做到肩关节的全方位松解。若在无麻醉下进行手法松解,不但需要进行多次松解,无法一次完成,而且手法松解因疼痛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而且很多病人因疼痛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影响术后功能锻炼,对病程治疗极为不利,尤其适用于中、重度的肩周炎患者更加不利。松解术后坚持功能锻炼十分重要,因为臂丛阻滞时粘连松解过程中,肩臂各方位活动满意无痛,但在麻药消失后特别是松解后前3天疼痛可能加剧,此时功能锻炼更应坚持。术后前1周内的功能锻炼极为重要,因为松解开的粘连组织在1W内正是炎症水肿消退修复的关键时期,否则极易发生再粘连可能[5]。虽然目前用于肩周炎治疗的手段有很多,如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中西药口服、药物外敷、磁疗、水疗、小针刀治疗等等。但单一疗法的临床效果并非十分理想,普遍存在疗效小确切、疗程长等问题。本疗法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松解只进行1次即可,同时配合患肩功能锻炼,不仅能使患者在无痛的情况下最快地缓解粘连症状,改变疼痛-痉挛-缺血-疼痛的恶性循环,患者亦易于接受,很好的克服了疗效不确切、疗程长等问题,明显提高了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李仲廉,安健雄,倪家骤,等.临床疼痛治疗学[M].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覃勇,沈敏,梁义喻.神经节阻滞加药物治疗肩周炎50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9(2):-.4郭长青,陈幼楠.针刀松解法对肩周炎模型家兔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31(10):-.5杨志奎.三种非手术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比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33(1):41南京春华秋实中医药研究院提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gr/7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