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了别害怕,试试九针疗法

“九针各有不同的形状、锋锐度、长度、功能,可以治疗不同的病证,并且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乳腺增生症是以出现乳房周期性胀痛、乳房肿块等为主的病证。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乳腺增生属于中医学乳癖、乳核、乳痰等范畴。

治疗九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较好,可使肿块缩小甚至消失,但要坚持治疗。

镵针        

(1)镵针毛刺法:循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等,用镵针行毛刺法,每隔20~30mm选一针刺点,以不出血为度,1日1次,1周为1个疗程。(2)镵针半刺法:病程较久者于上背部寻找反应点,褐色、红色反应点处行半刺法,以挑出白色纤维状物为度,1周1次。

圆针        

上背部患侧椎旁、肩胛部、肋部等分肉压痛处,锋针开皮,圆针行分刺法、合谷刺法,调节背、肋部经气,1周1次。

鍉针        

背部压痛点及背部腧穴、T3~T5椎旁等,针强刺激按压,局部有酸胀感,1日1次。

锋针        

背部椎旁、肩胛部、胸肋部等压痛点、筋结点锋针点刺放血,3天1次。

圆利针        

背部夹脊穴、T4~T7椎旁圆利针行关刺、合谷刺法,调节肝脾功能,1周1次。

毫针        

选取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等腧穴,以乳根、足三里、期门、膻中、内关、太冲、三阴交、血海等为主,腧穴较多时可分组治疗,留针30分钟,1日1次,1周为1个疗程。

长针        

顽固患者T4~T7椎旁长针直刺,刺破关节囊至骨,行短刺、输刺法,上下摩骨,针刺骨膜,多有明显效果,每周1次。

本文选自《黄帝内经九针疗法》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了九针的概念、作用、刺法、针刺结构、治疗原则、疗效标准、治疗病证、注意事项等,从概述、作用、针刺结构、主治、刺法等方面论述了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九针针具、针刺疗法,并从概述、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对55种病证给予介绍。本书是我们通过反复研读《内经》原著,挖掘祖国医学遗产,尽可能的还原《内经》九针针具、针法的本来面目,将九针加以归纳、总结、提升,是我们的原始创新成果,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再现九针神奇,深受患者欢迎,是一部较好的实用性参考书,适于针灸科、骨科、康复科、推拿科等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介绍

李平华,男,汉族,年9月生,山东巨野县人,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山东省政协委员。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巨野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从事针灸治疗、研究30余年,医技精湛,运用针灸、内经九针、小针刀、浮针、头针、火针等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疗效显著,为小周天疗法、五体针刺疗法的发明人,编撰出版了《针灸腧穴疗法》、《归经中药学》、《小周天微铍针疗法》、《内经针法—五体针刺疗法》、《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症的非手术疗法》、《面瘫》、《保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症》、《基层医疗实践》等专著,其中《肩周炎》5次再版,年第1版肩周炎的分期,已作为全国肩周炎的诊断标准,《颈椎病》3次再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膝关节骨质增生症的非手术疗法》2次再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92年至93年作为中医专家赴俄罗斯坐诊。荣获山东省政府二等功、菏泽地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购书可扫码或点阅读原文)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黄帝内经九针疗法》,作者:李平华孟祥俊。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和文中图片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

●中医宝藏大师李时珍,可扒的料太多了……

●要是早知道这两个方子,我就不会得慢性支气管炎了

觉得不错请点赞!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gr/7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