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肩周炎在中医又叫冻结肩,大众也把肩周炎叫做五十肩,漏风肩。
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六经
复合
中医辩证分型:
一.寒湿侵袭型:感受风寒邪气,导致肩关节疼痛,遇寒则盛,得温则减,舌苔薄白,脉弦紧。二.气滞血瘀型:肩关节的疼痛以刺痛为主,局部有明显压痛感。治疗原则:疏风散寒止痛
案例分享:
患者男,52岁,双侧不能上举,不能摸到对侧耳朵,而且影响到睡眠。针方:(1)阳陵三针
(2)松肩四针
(3)配合虎爪抓握(华佗所创五禽戏)
(4)考虑到是太阴经的问题,扎经渠三阴交,运用针法,心法,手法。
药方:秦艽15g川芎10g红花10g甘草10g羌活10g没药10g五灵脂6g香附10g牛膝10g桂枝10g当归10g
患者反馈:扎针一次,缓解很多,配中药,三天后电话回访,基本无痛感。医嘱:1注意局部保暖,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提重物,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2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夏寒夏风及久居潮湿之地3急性期不宜做肩关节的主动活动。中药渣熬完加白酒50毫升装袋子热敷肩部。病例分析:肩周炎是疼痛科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大多数中老年人的一大克星,影响到了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我学习了六经复合疗法后,更好地掌握了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使与我接触的此类患者得以改善甚至治愈。希望读者也能在掌握后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六经
复合
作者简介:
李霞:执业医师;中医(专长)医师;
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
六经复合诊疗教学组成员;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