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丨年度涪陵区文明家庭评选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

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

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着力点,涪陵区扎实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事迹感人、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

为充分展示我区家庭文明建设丰硕成果,进一步激发文明家庭创建活力,厚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基础,经家庭申报、街道推荐、部门审核、全区公示、区文明委审核,评选周勇家庭等27个家庭为涪陵区年度文明家庭。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文明故事吧!

周勇家庭

周勇,男,37岁,马鞍街道盘龙社区2组人,妻子黄容,34岁,育有一儿一女,是四口之家。周勇夫妇崇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热心公益,多次开展书法公益讲座,连续多年带领学生们为广大市民免费书写春联余幅,为小学生免费发放笔、本子等学习用品。年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免费教孩子们书法,对医生、警察等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家庭子女提供一学期的免费课程。

胡章伦家庭

胡章伦,男,60岁,马鞍街道大鹅社区7组组长。妻子,刘克珍,58岁。他见义勇为,乐于奉献,曾勇救一名落水儿童,无偿献血15年,多次被评为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年6月还被聘为重庆市涪陵区“无偿献血宣传大使”。带动全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明劝导、环境卫生大扫除等志愿服务活动。疫情期间,主动捐款,宣传防疫知识,排查外来人员。

瞿海霞家庭

瞿海霞,女,34岁,马鞍街道马鞍社区居民,丈夫李相巨,金莱电子工程师,育有一子一女,和公婆同住是一个六口之家。瞿海霞家庭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团结邻里、热心助人。在涪陵购买新房后,瞿海霞就将在农村的公公婆婆接到身边尽孝,三代人共同生活数年从没有闹过一次矛盾,每次外出旅游都要带上两位老人和孩子;瞿海霞母亲生病住院期间,丈夫李相巨请假回老家,背着母亲来来回回的去做检查,为母亲变着花样做饭、悉心照顾。瞿海霞一家几年如一日地帮助一位行动不便的邻居,购买生活必需品和清除垃圾,并常常邀请他到家中一起吃饭拉家常询问身体状况,年9月瞿海霞一家被马鞍社区评选为“好邻居”。

晏仲伦家庭

晏仲伦,男,60岁,敦仁街道移民小区清洁工。妻子沈永梅,58岁。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勤恳恳。疫情期间,将身患右肺腺癌的妻子托付给小女儿照顾,发动大女儿、大女婿和他共同参与社区消毒、车辆登记等抗疫工作。在创文创卫中,除了高质量完成清洁工作,也动员家人积极参与清理楼道废弃物、卫生死角、牛皮癣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他与女婿在两天内清理完堆积多年的废弃物,搬上4辆环卫车。

侯德华家庭

侯德华,男,69岁,涪陵区敦仁街道崩土坎社区居民,妻子侯国惠,69岁。侯德华家像一幅朴实无华、温情满满的画卷,传递出积极健康、热心公益的良好家风。和妻子悉心照顾岳母多年,鼓励患有残疾的儿子和儿媳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抗疫、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中,主动参加小区消毒、清扫垃圾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居民投身其中。

庞政家庭

庞政,男,46岁,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教师,妻子夏吉敏,40岁,涪陵浙涪友谊学校教师,女儿庞淳曦,城七校六年级五班学生,是一个三口之家。他们家庭注重家庭阅读,书香氛围浓厚,获评涪陵区年“书香家庭”荣誉称号。庞政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等荣誉,庞淳曦多次在“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等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游蚿蓬家庭

游蚿蓬,男,区纪委监委职工,妻子余剑秋,四川大学在读博士。女儿,游玺悦,学龄前儿童。游蚿蓬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余剑秋主攻建国以来“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已出版著作1本,建立了家庭每日读书会,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年的读书量达余本。

彭梅家庭

彭梅,女,46岁,涪陵城区实验小学校教师,丈夫王明波,49岁,涪陵区教育委员会职工。女儿王晨熹,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彭梅先后荣获重庆市优秀班主任,涪陵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区骨干教师等荣誉。

陈春萍家庭

陈春萍,女,44岁,医院职工,丈夫徐冰,53岁,医院职工,女儿,徐思雨,北京理工大学学生。该家庭传承着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良好家风,公公是一名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党员,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春萍参加援鄂医疗队,在湖医院担任医疗队护理组副组长,获得“孝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殷秀容家庭

殷秀容,女,34岁,医院职工,丈夫余军伟,40岁,涪陵区建筑业服务中心工程师,育有一子一女,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殷秀容一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殷秀容志愿服务超过小时,在“志愿涪陵”排名第10位;余军伟志愿服务余小时,夫妻二人分别获得“涪陵区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年涪陵区最美卫生健康志愿者”、“年涪陵区最美扶贫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余子殷和殷子鱼同学也积极参加爱心捐助贫困山区和关心爱护留守家庭小朋友活动。

张春梅家庭

张春梅,女,40岁,涪陵区江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儿科护士长,丈夫覃进福,45岁,涪陵城区第八小学校教师,女儿,覃钰恣,涪陵五中学生。张春梅家庭是一个和谐的三口之家,夫妻二人恪尽职守、尊老爱幼,尽心照顾双方老人,教育女儿刻苦学习,尊重老师,团结同学。

代英家庭

代英,女,48岁,涪陵区江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丈夫,李晓龙,中共党员,涪陵区荔枝街道办事处职工,女儿,李东怜,四川寰亚万筑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职工。代英和丈夫相识30年,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爱岗敬业,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从未红过脸吵过嘴,3年代英被评为涪陵区非典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张烈光家庭

张烈光,男,69岁,白涛街道官桥社区2组村民。妻子钱代淑,70岁,白涛街道官桥社区2组村民。张烈光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曾参加我国的三线建设,返乡后当选为官桥村党支部书记,积极谋划村民增收致富,带领群众修路、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官桥二组断桥公路桥梁时,在资金短缺又无施工机械的情况下,张烈光第一个带头跳进河里,进行施工作业。张烈光多次荣获优秀党员、文明市民标兵等荣誉称号。

盛朝文家庭

盛朝文,59岁,白涛街道谷花村2组村民,妻子黄佐兰,58岁,白涛街道谷花村2组村民。盛朝文是退伍军人,通过发展黑山羊养殖产业,走上致富道路,并将养殖技术传授给贫困户,带领他们共同致富。他友爱兄弟,在二弟身患重病期间精心照顾,去世后他将两个侄子视为己出,供他们上学,如今两个侄子都已长大成人。

何龙发家庭

何龙发,男,57岁,珍溪镇大兴村3组村民,妻子魏文君49岁,珍溪镇大兴村村主任,育有三个女儿。他们家庭夫妻恩爱、女儿健康上进,诠释了家是爱的港湾的真谛。荣获年涪陵区最美庭院称号,女儿何苗的美术作品《山水》入选涪陵区美术馆作品展览,女儿何晓丹荣获涪陵区最美巾帼扶贫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他们一家勤俭节约,不追求名牌,不摆阔气,经常把岳父母接到家里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让老人感受到被尊重。

汪登荣家庭

汪登荣,男,34岁,南沱镇睦和村3组村民,丈夫李伟,平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职工。汪登荣与丈夫互敬互爱,互相支持,丈夫担当起照看孩子和老人的琐事和家务。汪登荣积极探索纽荷尔脐橙种植技术和管护,成立“橙纽妞”农业公司,成为睦和村的果园示范大户,还免费的为村民传授果树管理技术,嫁接技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新型冠状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汪登荣一家心系一线工作者,医院、涪陵区蓝天救援队定向无偿捐赠脐橙余斤。

黄汉雄家庭

黄汉雄,男,83岁,义和镇鸭子村4组村民,黄汉雄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六口之家,他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村上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年轻时,黄汉雄夫妻与其继母一起生活,生活上对继母细心照顾,问寒问暖,使继母安享晚年,也给子女做了一个好的表率。四个子女都很孝顺,逢年过节,全家都会聚在一起度过。

许正国家庭

许正国,男,63岁,石沱镇酒井村6组村民。妻子陈培杰,60岁。许正国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的照顾着母亲,已90岁高龄了,主动承担照顾母亲责任,许正国每天帮母亲穿衣服,陪老人外出散步,一日三餐单独为母亲煮饭,喂母亲吃完饭后再自己吃。许正国的家庭不是很富裕,但从不在吃穿上亏待老人。几个兄弟姊妹友爱互助,从来没有因为照顾母亲发生过口角,都生怕对母亲的照顾不到位。在老人生病住院的时候,大家都陪在身边悉心照料,平时老人的吃穿也都由大家一起置办。

廖宗禄家庭

廖宗禄,男,50岁,涪陵区石沱镇烈火村3组人,妻子陈熙珍,女,石沱镇烈火村村主任,是三口之家。陈熙珍当选村干部以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荣获9年区妇代会代表、年区计生委10年以上优秀工作者称号、年荣获“区级10年优秀代理家长”称号、年区妇代会代表。

杨德碧家庭

杨德碧,女,51岁,龙潭镇义和村人,丈夫陈永连,48岁,龙潭镇义和村人。杨德碧在前夫意外身亡后,继续照顾他前妻的父母,陈永连在与杨德碧结婚后,和她共同承担起赡养两位老人的义务,直到两位老人因病去世。

杨安容家庭

杨安容,女,52岁,中共党员,涪陵区杨思源花卉种植园负责人,丈夫肖世友,48岁,龙潭镇大寨村人。0年,杨安荣因病左大腿高位截肢后,没有自暴自弃,和丈夫互相支持鼓励,贷款承包村里的荒山,开始创业之路。历尽艰辛,成功发展花卉亩、种植了经济树苗5万余株,并成立了“杨思源”花卉种植园,将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创业之余,杨安容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带领30余户残疾人共同致富,并从1年起,每年资助5个残疾人或残疾人子女上学,现已有两个考上大学。杨安容也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张小利家庭

张小利,女,51岁,龙潭镇义和村人,丈夫陈克建,53岁,龙潭镇义和村人。张小利家庭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张小利公公婆婆都已年过八旬,先后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二人每天无微不至照料双亲,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每天不厌其烦地为父母按摩、洗澡、洗脚、剪指甲等,一有时间就牵起他们散步、聊天,让老人感到无比的幸福。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人,投身孝老爱亲中。

姚生建家庭

姚生建,男,45岁,涪陵区之江名苑小区居民,妻子黄小琴,39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姚生建一家主动捐赠抗疫物资,向马武镇政府、涪陵南收费处防疫站点、之江茗苑物业公司等捐赠口罩余只,酒精40公斤,消毒水10桶。彰显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

蒋军家庭

蒋军,男,38岁,同乐乡莲池村村民,妻子,杜梅娟,34岁,同乐乡扶贫信息员,育有一儿一女。蒋军夫妇凭借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创办蒋军山羊养殖场,发展山羊养殖产业。蒋军先后被评为“涪陵区-年度十星文明户”重庆市涪陵区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等,同时,带动村民致富,向村民传授养殖技术,为村民提供了就业的岗位,每年发放工资近十二万元。

潘永福家庭

潘永福,男,36岁,大木乡雨台村村民,妻子刘小芳,35岁,儿子潘靖,13岁。潘永福夫妻都是普通的农民,朴实、善良,平时他家实际居住有7口人,父亲身患癌症,其岳父身患重病长期卧床不起,其儿子儿媳不愿赡养,潘永福便将岳父接到家中照顾,潘永福四伯身患残疾是五保户,潘永福主动承担赡养四伯责任,夫妻对四位老人尽心尽力,全力照顾。

禹定兰家庭

禹定兰,54岁,武陵山乡百花桥村村民,丈夫王晓伦,56岁。年,王晓伦因车祸,不幸成为双目失明的植物人,禹定兰不离不弃,扛下家庭的重担,一边照顾病重的丈夫,一边供养年迈多病的公婆和女儿。遇到一些想给她另找婆家的说客,她都斩钉截铁的拒绝,多次在公婆和说客面前的表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王晓伦变成什么样,我都会尽到我一个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禹定兰家庭被评为“年涪陵区最美家庭”。

廖明芳家庭

廖明芳,女,39岁,武陵山乡茶园坝社区居民,丈夫,王春礼,48岁,大裂谷旅游公司职工。廖明芳在前夫意外去世后,选择留在王家,照顾公婆、养育孩子,与王春礼再婚后,夫妻二人相扶相依,相濡以沫,继续侍奉前夫的父母,并因为婆婆治病,花光积蓄,每月大部分收入也都用来为二老看病买药,但夫妻俩仍然无怨无悔。

希望获评的文明家庭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自觉弘扬时代新风,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各级各部门要以先进为榜样,巩固成果、深化创建,开展文明家庭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弘扬新时代家庭美德的浓厚社会氛围,以家庭美德建设促进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热情,为持续建设全国文明城区作出积极贡献,为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美丽涪陵幸福涪陵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编辑:涪陵区文明办

——点下方进入《文明涪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jc/9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