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席医生已经把肩周炎(冻结肩)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了介绍,今天席医生准备把肩关节的检查方法做一个阐述。。
首先,还是要说一下冻结肩和肩袖损伤的鉴别诊断:
肩袖损伤:多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以重体力劳动及运动员为多,常有有外伤史,有抬肩痛、弹响、肩关节无力等症状,疼痛弧是该病的特征表现之一。主动活动受限,早期被动活动范围往往正常,但后期也会出现被动活动受限,磁共振检查可有肩袖撕裂的表现。
其次,肩关节的检查方法:
一.肩关节活动度检查:主要检查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前屈和外展比较好理解,这里不赘述,内外旋检查如下:
1.内旋活动度:肩关节内旋,使手从后下方向上方摸背,保持手心向后,以拇指尖所能触及到的 脊柱棘突的高度,作为内旋活动度的衡量标志,可以双侧对比。
2.外旋活动度:分两种方法
1)内收位外旋:患者内收位,肘关节紧贴身体,屈肘90度,拇指尖朝外侧,前臂向侧方移动,逐渐远离中线。
2)外展位外旋:患者肩关节外展90度,屈肘90度,前臂旋后,掌心向前,前臂向身体后侧移动。
二.肩袖损伤的检查方法:
1.冈上肌:
1)Jobe试验(倒罐头试验):即肩关节水平位内收30度,冠状位外展80~90度,肩内旋、前臂旋前使拇指指尖向下,双侧同时抗阻力上抬。检查者于腕部施以向下的压力。患者感觉疼痛、无力者为阳性。
2)落臂试验:检查者将患者肩关节外展至90度以上,嘱患者自行保持肩外展90~度的位置,患肩无力坠落者为阳性。该试验对诊断冈上肌损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但阳性率不高,多见于冈上肌完全撕裂的病例。
2.冈下肌、小圆肌:
1)外旋抗阻试验:类似于内收位外旋,患者内收位,肘关节紧贴身体,屈肘90度,拇指尖朝外侧,前臂向侧方移动,逐渐远离中线,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可施加适当的阻力。
2)坠落试验:患者取坐位,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外展90度,屈肘90度,检查者使肩关节达到 的外旋,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持该位置。阳性者为患者无力保持 外旋,手从下方坠落,至肩内旋。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3)外旋减弱征:患者肘关节屈曲90°,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外展20°,检查者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手使肩关节外旋达 ,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持 外旋,外旋度数逐渐减少为阳性,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3.肩胛下肌:
1)Liftoff试验:患者将手背置于下背部,掌心向后。然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阳性者为不能完成动作。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2)拿破仑试验:患者将手置于腹部,手背向前,屈肘90度,注意肘关节不要贴近身体。检查者将患者手向前拉,嘱患者抗阻力做压腹部的动作。可能因姿势类似拿破仑的典型姿态而得名。两次对比,阳性者力量减弱。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3)内旋减弱征:患者将手置于下背部,屈肘约90度,手心向后。检查者将患者的手和前臂向后拉离背部至 肩内旋度数。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
持该位置,患肩无力保持者为阳性。阳性者提示肩胛下肌受损。该试验对于肩胛下肌损伤尤其是部分损伤阳性率较高。
三.撞击诱发试验:
1.肩峰下撞击:
1)Neer征: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只手保持肩关节内旋位,使患肢拇指尖向下,然后使患肩前屈过顶,若诱发出疼痛,即为阳性。该检查的原理是人为的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前下缘发生撞击,从而诱发疼痛
2)Hawkins征: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者肩关节内收位前屈90度,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保持水平。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臂向下致肩关节内旋,出现疼痛者为试验阳性。该检查的原理是人为的使肱骨大结节和冈上肌腱从后外方向前内撞击喙肩弓。
3)疼痛弧:患臂上举60°~°范围内出现肩前方或肩峰下区疼痛时即为阳性。该检查的疼痛由损伤的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弓之间摩擦引起。
2.喙突撞击试验:患者取坐位,患肢前屈90°,并向躯干侧内收15°~20°以使肱骨小结节与喙突发生撞击,当出现疼痛即可认为是阳性。
3.肩锁关节撞击:
交臂试验:肩、肘关节前屈90度,前臂水平位,上肢内收,靠近对
侧肩部会压迫肩锁关节。肩锁关节疼痛为阳性。提示后方关节囊挛缩。
影像学检查:一般推荐DR或者磁共振检查。
DR检查可以清晰的了解肩关节的对位情况,也可以了解肩峰下骨赘的情况,一般冻结肩没有什么变化,肩峰撞击综合征可以看到骨赘形成。如下图所示:
磁共振可以清晰的了解肩袖损伤的情况,周围的软骨的变化,肌腱是否有炎症,是否有脂肪浸润等等
非手术(保守)治疗典型案例,可以在"席医生谈脊柱论关节"视频号中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