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周围疼痛和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及被动活动受限为主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发病年龄在40~70岁。肩周炎属于中医属“肩痹”范畴,又名“五十肩”、“漏肩风”。
《类证治裁》对肩痹病因病机阐述更为具体:“中年以后,因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筋失濡养,风寒侵袭,经络受阻,营卫气血不畅,肩部正邪相搏发为疼痛。日轻夜重,久则肩部肌肉挛缩,活动受限”。因此患病以后出现肩周疼痛,夜间疼痛加重,肩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国家级名老中医药学术传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沈景允经过几十载临床经验,对肩周炎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现在分享给大家:
1、面对墙站立,健侧手固定患肩,用患侧手指沿墙徐徐向上爬行,使上肢高举到最大限度,然后沿墙下移回归原位。
2、侧身向墙站立,健侧手固定患肩,用患侧手指沿墙徐徐向上爬行,使上肢高举到最大限度,然后沿墙下移回归原位。
2、推尉收肩法:患肘屈曲,腕部尽可能搭在健肩上,健手托住患肘,将患臂尽量内收向健侧,然后回归原位。
3、手拉滑车法:坐或站立于滑车下,两手持绳之两端。健手用力牵拉带动患肢来回拉动,幅度可逐渐增大。
4、越头摸耳法:患肢外展上举,屈肘,患侧收触摸对侧耳朵。
5、外展外旋法:背对墙站立,患肢外展90°,屈肘关节90°,使肩关节做外旋、内旋运动。
另外,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撞击症、肩关节不稳、肩关节脱位等,在日常康复锻炼中,要依病因选取正确的方式和动作。若肩袖损伤被误诊为肩周炎,选错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就会造成肌肉萎缩、肌肉脂肪浸润和关节软骨退变等不可逆的后果。因此建议在医师明确诊断后给予正确的锻炼方法。
医生简介:
乔祖康: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沈景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成员沈氏推拿流派二代弟子。擅长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颈性眩晕、冻结肩等急慢性筋骨伤病。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耳鸣、反流性食管炎等;芒针透刺结合手法治疗落枕、急性腰扭伤等急性软组织损伤。
谢云兴:住院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师从浙江省推拿分会主委委员吕立江教授,擅长手法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产后腰痛,颈椎病,颈性眩晕等疾病。
姚俊丞: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痛、膝关节病等,灵活运用针灸、针刀及中药治疗偏头痛、颈性眩晕、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调理等。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