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以为
肩痛就是得了肩周炎
其实
肩痛也有可能是肩袖损伤造成
该病很容易被大众混淆甚至被误诊,一旦出现肩痛,建议大家及时就诊。肩袖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会进一步引起肩关节黏连,而错误的治疗甚至会导致肌肉韧带的断裂,加重病情,因此一定要早诊早治。
肩膀疼痛
让她晚上都睡不好觉
“哎呦,肩膀疼!我觉得肯定是得肩周炎了!”杨阿姨摸着酸痛的肩膀焦急地说道。
杨阿姨,今年65岁,平时在家做做家务,帮子女照看孩子。孙女从小就喜欢她抱,有时候晚上睡觉也喜欢搂着。半年来,杨阿姨被反复出现的右肩膀疼痛困扰。她以为自己是得了肩周炎,自行使用膏药贴敷,使用后症状得到暂时缓解。
一个月前,疼痛情况逐渐加重,“有时候疼得厉害,背部、上臂都有疼痛,让我几乎都不敢侧卧,尤其是夜晚,一阵阵疼痛让我好几个整晚没睡好……”在余杭二院中医康复科,杨阿姨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主治中医师寿升芸。
“阿姨,您的情况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损伤,需要尽早治疗!”经详细询问病史与检查,寿升芸纠正了杨阿姨的看法。物理治疗师刘鹏对杨阿姨进行细致地评估,颈椎前伸,肩关节部分肌肉紧张;肩关节屈曲°,活动末端有疼痛;向上外展90°时,疼痛加剧;肩关节内外旋活动不足伴疼痛;患侧肩关节肌力较健侧明显不足等这些情况都属于肩袖损伤的表现。
根据杨阿姨的病情,刘鹏制定了精准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肩胛骨后关节囊牵伸,胸大肌、胸小肌的肌肉拉伸,肩胛骨肌肉力量训练,中段/下段胸椎关节松动疗法,同时配合单纯超声疗法、冷疗、蜡疗等理疗。
经过2周的治疗,杨阿姨病情好转,活动度明显增加,疼痛也消失了。
杨阿姨治疗前后对比照
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是指构成肩关节旋转袖的一组肌肉(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在肱骨止点处的变性与撕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部夜间疼痛,除了活动受限以外还伴随肌力下降。
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是肩袖肌力量不平衡、肩袖肌灵活性差、内在弹性负荷过度等;
外因则有肩峰下撞击、肩胛运动异常、关节内损伤或病变等。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往往发生于篮球、乒乓球、羽网球、健身、游泳等肩部负荷较大的运动之后,如为青年人,大多数伴有严重外伤史。
看似病症相似的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由于肩周炎和肩袖损伤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所不同,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
寿升芸医师介绍,肩袖损伤早期需要制动,加以保守康复治疗,严重者甚至需要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因此,当出现肩部不适的时候,首先应该找到专业的医生就诊,获得准确的诊断,再决定对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介绍几个肩袖部训练的动作,主要是锻炼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若有任何不适,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训练。
训练动作一:
将毛巾置于患侧腋下位置,弹力绳固定在患侧侧面,屈肘位,患侧做肩关节内旋抗阻运动,8-10次/组,3-5组/天。该动作可锻炼到三角肌前部、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正常活动范围为0-70°。
1
2
训练动作二:
一一 将毛巾置于患侧腋下位置,弹力绳固定在健侧侧面,屈肘位,患侧做肩关节外旋抗阻运动,8-10次/组,3-5组/天。该动作可锻炼到三角肌后部、小圆肌、冈下肌。正常活动范围为0-90°。
训练动作三:
将弹力绳一端固定,肩关节外展,曲肘位,患侧做外展外旋抗阻运动,8-10次/组,3-5组/天。
3
4
训练动作四:手指爬墙
注意爬墙的时候面向掌心,这样可以打开肩峰下间隙,防止产生肩峰撞击,避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寿升芸医师提醒,对于肩袖损伤早期的患者可以使用三角巾制动1-2周,期间应做肩关节的活动训练,防止关节的黏连。而以上的训练活动度必须在无痛范围内,阻力和频次也要控制在无痛强度内适当运动。在锻炼的时候,需要注意,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过度锻炼,否则可能人为造成肌肉拉伤。同时在运动后可用冰袋进行冰敷15-20分钟。
杭州医院
中医康复科
余杭二院中医康复科由中医康复科门诊、中医康复科病房及康复治疗中心组成,是融合现代康复治疗与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治疗的综合性康复诊疗中心,亦为浙大一院康复医学专科联盟成员。主要开展神经、骨科专科康复和重症、心肺、运动、盆底、加速外科等亚专科康复。在急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基础上,提供以物理治疗技术配合中医中药、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及各类骨关节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