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肩凝症”,”漏肩风“,中年和老年人多发,故又称”五十肩“。组织学可见肩关节周围筋膜无菌性炎性改变。
病因可能与肩部外伤或慢性劳损有关。中医认为,是年老体衰,气血虚损,营养失调,风寒湿邪外侵肩部所致,西医认为属胶原性疾病。
中医分类:1.气虚型2.风寒湿邪侵袭3.损伤型4.气滞型。
临床症状及诊断:
症状:起病多缓慢,初期可见关节困痛不适,活动痛,但无明显关节活动受限。病变继续发展,疼痛加重,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尤以内外旋及高举受限为著,重者不能梳头,解系腰带,端碗等。昼轻夜重,甚至影响睡眠,往往须坐起活动片刻,使疼痛缓解后方能再度入眠。关节周围可有固定压痛点。
气虚型:多见于老年患者,以肌肉消瘦,患肢沉困无力为特征。
风寒湿型:以肩部重着,如压重物,怕冷、阴雨寒冷天气加重为特征。
损伤型:有损伤固定或制动史,主要表现为筋骨肌肉消瘦萎缩,关节活动受限。
气滞型:多见于女性患者,以关节刺痛、窜痛为特征,与情志变化有密切关系,喜则轻,郁怒则重。
鉴别诊断:
1.肩关节结核:多有低热盗汗,血沉加快,X线可见局部骨质呈虫蚀样破坏。
2.岗上肌肌腱炎:压痛局限在肩外侧冈上肌止点处,肩外展60-90度时疼痛明显,其他活动不受限。
治疗:
中医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1.内服舒筋活血,理气止痛,通利关节为主的中药,各型随症加减,辩证施治。
2.外用药:以温经活络,柔筋利关节为主,如中药熏洗(熏蒸)、中药塌渍、外用活血通络止痛膏等。
六院骨科中药熏蒸治疗床(可熏蒸治疗全身大部分筋骨疾病)
二.按摩针灸疗法:按摩三角肌、岗上肌、岗下肌、大小圆肌、斜方肌、肩胛提肌。针灸常选用肩井穴、肩隅、肩贞等穴位。
西医治疗方案:
1.疼痛明显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
2.药物注射:适用于初、中期,类固醇药物+局麻药作肩前部、肩后部浸润注射,每周1次。
临床实践证明,肩关节周围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临床辩证给予内服+外用中药,局部按摩针灸,疼痛明显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必要时可给予类固醇及臭氧治疗,注意患处保暖,积极肩关节功能疗法、局部可配合物理治疗。
注意事项:注意患肩保暖;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操之过急,避免粗暴用力。
更多筋骨健康知识,欢迎咨询漯河六院骨科(筋骨健康之家),联系郑医生:赵主任:
(本文参考了相关书籍及文献,部位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不慎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文中若有不当之处,欢迎给予指正,敬请理解,谢谢!!!)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