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原因
1、软组织退行性变,盂肱关节有效容积减小,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损伤。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肩部关节手术等。肩外因素1、颈椎病及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2、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的炎性病灶。诱发因素1、长期缺乏活动导致关节僵硬;2、天气变化受凉;3、经常提拉重物;4、患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脑卒中,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疼痛期1、一般可持续2-9个月。2、患者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且疼痛在晚上更加明显。此外,还会出现肩部逐渐僵硬。3、随着病程的进展,晚间明显的肩痛可逐渐演变为全天候持续存在的疼痛。僵硬期1、僵硬期一般可持续4-12个月。2、此期患者肩关节疼痛会渐渐改善,但肩关节僵硬仍然存在,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缓解期1、缓解期一般可持续5-26个月,部分患者可在12-18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2、此期患者肩部僵硬的情况逐渐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慢慢恢复。3、但也有些患者不能完全康复,肩痛及僵硬持续数年,或残留部分受限。伴随症状1、患者肩部怕冷,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2、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一些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3、部分患者三角肌、冈上肌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失用性萎缩,继而出现肩峰突起,不能抬起手、不能自行梳头等表现。常规检查
1、X线检查大多可见肩关节间隙变窄,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征象。2、磁共振MRI检查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排除肩袖及其他病损。鉴别诊断1、冻结肩患者,做盂肱关节松动手法时,有明显阻力感,且疼痛剧烈。2、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关节盂唇损伤患者,做肩关节被动运动时,大多无明显障碍。3、肩部肿瘤虽较少见,但后果严重。为防止因误诊耽误治疗,但凡出现肩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均应进行影像学检查予以排查。治疗原则1、疼痛期治疗以消炎止疼为主,不宜过多活动。在剧烈疼痛时,可进行神经阻滞治疗,阻断神经疼痛刺激传导,可以迅速缓解疼痛、减少痛苦。2、僵硬期和缓解期可以进行推拿、按摩治疗,对病变局部血运改善及病变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3、小针刀疗法是中医针刺与西医手术相结合的产物,能够有效松解肩周软组织粘连,短时间内减少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4、封闭疗法是在局部或痛点注入局麻药和类固醇药物,可以减少局部无菌性炎症,解除痉挛,缓解疼痛。在无痛情况下,患者才能更好的接受推拿按摩治疗,以及功能锻炼。
5、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适当进行锻炼、注意患肢保暖、避免患肢提重物、纠正不良姿势、不要保持同一个姿势太久、睡觉时避免压到患肩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