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不等于肩周炎,看看肩袖损伤术后康复

白癜风优惠 http://pf.39.net/bdfyy/bdfzg/171021/5779523.html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是由于肩关节退行性引起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从而导致肩关节活动障碍的疾病。

肩周炎的特点是---除了肩关节周围较严重的疼痛以外还伴有肩关节的黏连,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旋等活动肌力不受明显影响,但主动和被动活动的范围均会受到影响,表现为全范围活动受限。

肩袖-则是由肩部的四块肌肉: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方、上方、后方形成的像袖子样结构。

肩袖损伤------就是指上述肌腱的一处或多处损伤。

肩袖损伤约占肩关节疼痛门诊量的一半以上,属于最常见的肩关节疾病。

肩袖损伤可以发生于年轻人,也可发生于中老年人。年轻人的肩袖损伤多由急性外伤引起,而中老年人的肩袖损伤多由肩袖组织退变,肩峰撞击等因素而引起。

而肩周炎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患者,年轻人一般不会出现肩周炎的情况。肩袖损伤除了肩关节周围疼痛以外,还表现出肩关节抬举无力,主动抬举的力量减弱,主动外展外旋内旋等活动范围受限,但被动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不受限。

什么是肩袖?肩袖损伤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前文我们已经详细的介绍了什么是肩袖一篇文章带你了解什么是肩袖损伤,本文主要介绍肩袖损伤后的具体康复训练。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

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肩袖撕裂和非手术治疗不满意的肩袖部分撕裂者。

手术治疗如何进行肩袖的修复?

肩袖修复是从后方,前方以及侧方入路将关节镜置入关节腔内。经过评估,对撕裂肌腱边缘的缺血组织进行清除,缝合线要通过撕裂的边缘。患者在术后佩戴悬吊带或外展支具,对修复进行保护。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

术前教育

1告知患者术后活动限制

2教会患者恰当的姿势和睡觉的体位

3教会患者如何穿脱术后悬吊/固定装置

术后康复方案

肩袖巨大撕裂或损伤较复杂的患者需咨询专业医生和康复治疗师按情况在专业建议下进行康复训练!!!

第一阶段(0-3周)最大限度的保护

目标:保护手术修复部位,减轻疼痛/炎症反应,逐渐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肩胛及远端的肌力和活动度。

治疗措施:悬吊制动(手术医生及康复治疗师指导)

1.冷疗:3-5次/天,每次20-30min

2.手、腕、前臂以及肘关节的相邻关节活动练习

手:抓握,伸展(捏拳、捏球、捏矿泉水瓶等)

腕:屈曲、伸展、桡偏、尺偏

前臂:旋前、旋后

肘:屈曲,伸展

3.被动活动练习

前屈:患者平卧在床上,将患侧上臂伸直,健侧手扶患肢肘部。患肢完全放松,由健侧手用力使患侧上举到最大角度,并维持1min。

外展:患者平卧在床上,双手持体操棒于体前,健侧向患侧推,肩关节展开,达到最大限度并维持1min。

外旋:患者平卧在床上,患肢肘关节屈曲90°并收紧在身体侧面。健侧使用体操棒顶住患侧手掌,用力向外推动患侧手掌,达到最大限度并维持1min。

内旋:患者坐于床边,患侧手背在身后,健侧手置于颈后,双手握住一毛巾两端。健侧向上用力将患侧手尽量向上拉,达到最大限度并维持2min。

4.钟摆练习:弯腰90°与地面平行,使患侧肩关节自然下垂,慢慢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向摆动,后加入左右向,最后加入画圈动作。逐渐增大摆动幅度,但需注意不要超过90°。

5.肩胛稳定性训练

注意:以上训练中的3、4、5需要在医生及康复治疗师的专业建议指导下进行,根据肩袖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不同,需要特异性康复方案。

第二阶段(3-7周)中度保护

目标:保护手术修复部位,减轻疼痛/炎症反应,前屈和外旋活动度达到%

改善肩胛周围的肌力和稳定性,改善肩肱节律,减少肩袖抑制

治疗措施:

继续第一阶段的练习,在可耐受的范围增大关节活动度,开始力量训练

前屈:患者平卧在床上,双手持体操棒,健侧与患侧同时用力,使双手尽量贴近双耳,达到并维持最大限度1min。

内外旋:患者平卧在床上,双侧肘关节屈曲90°并收紧在身体侧面。双手持体操棒。健侧与患侧向同意方向用力,使健侧辅助患侧进行内外旋活动,达到并维持最大限度1min。

外展:患者处于站立位,双手持体操棒于体前,患侧外展肩关节,健侧向相同方向用力,达到并维持最大限度1min。

肩关节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

患者处于站立位,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收紧在身体侧面。在保持身体、肩关节、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以墙体为抵抗物,进行前、后、外、内旋、外旋的抵抗训练,以自身为抵抗物,进行内收抵抗训练。

前、后侧

外、内侧

内、外旋

关节松动术

在活动范围稳定后开始肱骨头稳定性训练

俯卧肩胛带肌训练

术后第三阶段(7-13周)早期功能和肌力增强

目标:消除/减轻疼痛和炎性反应,重获全面的被动活动范围,提高力量和柔韧性,恢复抬臂90°一下的正常肩肱节律,逐渐恢复抬臂90°一下的低强度日常生活活动

治疗措施

动作矫正

继续体操棒练习:内外旋,屈曲

关节松动术进展为Ⅲ级和Ⅳ级

后侧关节囊牵伸

功能性活动度练习

仰卧位到坐位的肩关节主动前屈练习

Pnf抗阻“运动模式”训练

术后第四阶段(14-19周)后期肌力强化

目标:肩带肌和肩关节肌肉力量加强到5级,改善神经肌肉控制,全范围肩肱节律恢复正常

治疗措施

划船机

推胸机

侧卧位后关节囊牵拉

术后第五阶段(20-24周)重返运动

目标:最大限度提高柔韧性,力量和神经肌肉控制,出院后要能在健身房和家中独立进行治疗性训练计划

供稿:俞牧锦编辑审稿:丁萌(医院西藏成办分院整合康复医学中心门诊|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横街20号电话|-

帮助更多人,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yy/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