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养身脸色发黄睡觉流口水,这是脾胃

你知道运动有什么窍门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binglibingyin/18464.html

?黄帝内经75集全(视频)

?艾灸常用种症状大全

?常见疾病——健康小妙方

?中老年养身保健手册

五个叶子商城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大家都处于一个忙碌的状态,

吃东西也讲究高效快捷。

其实这是不对的,

因为很容易损伤脾胃。

一旦脾胃功能不好,很多疾病就找上门来了!您是否有脸色发黄、黑眼圈、肌肉松弛、口唇干燥、睡觉流口水、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的困扰?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

中医是如何调理脾胃祛百病的?

1、点按+艾灸调理脾胃0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该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肠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0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可调节中焦气机,通畅胃气。

如果进食过多,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胃脘部闷胀不适,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0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经常推按两胁可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调畅气机,预防疾病的发生。

04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每日1次。中脘穴具有调补胃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肠疾患。

05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最常用的养生保健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每日1次。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

《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经常艾灸该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2、食疗调养脾胃

1)红糖姜水

红糖姜水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每餐吃饭前喝几口对脾胃虚寒的患者大有帮助,但不能再睡觉前喝,以免影响睡眠。

2)固元健脾养生粥

有些脾胃虚弱的人,常常出现食少腹胀、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肢体倦怠等症状。可用薏米(薏苡仁)20克,山药10克(鲜山药50克),莲子10克,白果15克,大米克,水适量煮成粥。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腹胀、腹泻症状,效果颇佳。

脾胃虚弱需要长时间的调养,不可急于一时而大量服药,以上方法为调养脾胃较为实用的方法,但只要长期坚持使用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家要有耐心,

保持轻松的心态,

调养好脾胃,百病自然得以消除。

精选五个叶子蕲艾产品购买↓↓↓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

⊙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zd/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