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字 材料:生姜50克、自来水一升左右
步骤:洗净生姜块,并且切碎。将水倒入洗净的锅中烧开。倒入切碎的生姜。继续开火烧十分钟左右即可。待生姜水稍微凉了以后,倒入杯中,不加任何调料,直接饮用,一次约毫升即可。
喝过热的生姜水以后,此时身体会排除很多汗,这个时候,不要急于吹风扇或者吹空调,让汗水自然逼出来,约半小时后,才能洗澡。
说明:生姜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作物,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自古被医学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
注意事项:姜祛湿的方法效果不错,但阴虚体质的人、内热较重者、肝炎病人不宜食用,其实祛湿的方法很多,如果觉得姜祛湿法较为复杂,可以直接喝薏仁茶,薏仁茶包含有薏仁、赤小豆、芡实、绿茶、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等食材,祛湿的同时还能消肿排毒淡斑,效果不错。
红豆薏米绿豆粥
干红豆薏米绿豆各30克(也可以干红豆薏米各50克),用豆浆机常规打成熟浆后分两三次温服(也可晚上用保温瓶等量洗净,倒入半瓶开水,第二天白天喝汤,晚上煮煮吃粥),先连服七日后减至每星期二至三次到一次。
姜糖茶
喝姜糖茶:干姜粉5-9克(每天1-2次),开水冲泡10-15分钟,加适量的红糖当茶饮。三、调理:1、平衡心态、乐观积极,不要过分的压抑或放纵自己。2、饮食均衡,可适当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少吃寒冷食物(特别是冷饮)。
赤小豆薏仁茶
薏仁是公认的祛湿美食,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既然薏仁是祛湿的好食物,为何有人吃了薏仁却还是湿气重呢?这是因为吃法不对。
薏仁祛湿,要加入赤小豆,赤小豆有行血补血、健脾去湿、利水消肿之效。湿气重与脾虚脱不开关系,因此还要加入芡实,芡实多用于脾虚泄泻治疗。为了更好的利水消水肿,老中医们还在祛湿配方中加入了马齿苋、淡竹叶、槐米和绿茶,组成的配方成为赤小豆薏仁茶。
赤小豆薏仁茶做法:芡实10g、薏仁10g、赤小豆10g、马齿苋5g、淡竹叶3g、槐米3g、绿茶3g。芡实、薏米仁、赤小豆提前放在冷水浸泡两小时,其余材料清洗好,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熬煮,大火烧滚,改小火烧40分钟即可。可按比例多熬煮,分几次饮用,亦体内湿气重,一般中医来说,肥人多湿,瘦人多火这种说法。湿气重的人导致多种疑难杂病,什么关节炎,肩周炎,风湿麻木,支气管哮喘,头昏耳鸣,四肢酸痛,浑身无力等现象。有很多患者到中医店去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如果遇到关节炎,肩周炎,风湿之类的病症,吃中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建议,去针灸治疗,然后用中草药烟火打火罐,再配兑中草药煎水服用,一个星期(七天)为一疗程,连续三疗程,一般的湿气导致的病,基本上会消除病根。
除了药疗和食疗,还要劳逸结合,多做运动,注意保暖,另外还有一个小窍门对治疗湿气重有不错的效果,就是用艾叶泡脚,之前介绍过艾叶泡脚的好处,下面来看看如何用艾叶泡脚。
方法:干艾叶10到15克,与5公斤冷水同煮,开后改小火10-15分钟关,能下脚时算起泡20-40分钟(有保温瓶的话,可在瓶中长的放半支、短的放两节艾柱,用开水泡5-10分钟后,再兑水泡脚)。记住,水一定要没过脚踝,水温不低于35-42度。可连续泡3-5天(以后每星期1-2次即可),头天可多出点汗,后以微出汗则止。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这是古人对湿气重的描述,可见湿气重难以祛除,而湿气重容易导致身体慢性病。生活中常见的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疾病,其实都跟湿邪、痰湿有关。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