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的几个误区
现实生活中,吃出来的病很多。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于康的新书《吃的误区》,就是专门针对“吃”的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深入剖析当下常见的饮食误区,对我们正确对待“吃”,很有帮助。于康教授全书指出了八十多误区,这里我们摘录了四个常见小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误区一: 进口大米比国内大米好
进口大米不一定比国内大米更好。我国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稻谷、小麦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作物,论生产大米的能力,我国不输给任何国家,完全有能力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生产出优质的大米。
大米所含的蛋白质并不是越高越好。我们从大米中摄取的主要营养是碳水化合物而非蛋白质。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为8%-10%比较合适,蛋白质含量越高,口感越差。对于国产大米,正规渠道购买的大米一般都没问题,按个人口味和经济状况购买即可,不同价格和品种的大米口感不同、外观大小不同,但营养成分上基本都是一样的。食用时注意粗细搭配,主食多样化;平均每天要达到3种以上,每周要达到5种以上。
小贴士:健康成人主食每日推荐用量-克,包括大米等稻谷类、薯类和杂豆类;其中精细米面占1/2左右,全谷物和杂豆类应达到50-克,新鲜薯类应达到50-克。
误区二: 反季节蔬菜不该吃
反季节蔬菜有三种,一种是从远方跋山涉水运来的,一种是冷冻设备储存的,最后一种是大棚蔬菜。人们普遍认为大棚蔬菜有安全隐患,大棚蔬菜=激素+农药!
其实,植物激素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用量要求,只要合理使用,蔬菜的食用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农药和植物激素一样,都是农业科研人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才应用到生产中的,并没有那么可怕。有经验的种植户不会超量使用农药。
小贴士:健康饮食应该餐餐有蔬菜,蔬菜最好的食用方法是水煮和蒸。
建议买正规渠道的蔬菜,合格蔬果中的农残都在食用安全范围内;其次仔细清洗,去除农残最经济有效的清洗方法就是用清水清洗,蔬菜简单清理干净表面后,在清水中浸泡10-30分钟,注意浸泡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要过长,然后用流动的水冲洗。
误区三: 吃鱼就吃淡水活鱼
大家在吃鱼时,往往有两种顾虑:买鱼要买新鲜的活鱼,超市里的海鱼都是冷冻状态的,不新鲜、没营养、不能吃;生鱼片有寄生虫。这两种顾虑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
吃鱼好处多。深海鱼类营养价值更高,富含w-3脂肪酸,在调节血脂、降低炎性反应方面的作用更好,对预防老年痴呆也有帮助。生鱼片也没有那么可怕,偶尔尝鲜没问题,只是不鼓励多吃。生鱼片能吃,经急速冷冻处理的深海鱼和生鱼片,营养流失少、比较安全。不要迷信打着“野生”标签的野生深海鱼,野生深海鱼的寄生虫感染很高。
小贴士:鱼头易“藏污纳垢”,不建议多食。鱼头没什么营养,鱼头相对于鱼身,胆固醇含量高,还有一些饱和脂肪。另外,鱼鳃周围的嫩肉是有毒物质,脏东西易蓄积在这个部位。剁椒鱼头是耳熟能详的名菜,虽然美味,但营养价值一般。鱼肚营养价值和口感俱佳。清蒸是做鱼的最佳烹饪方法。
误区四: 吃橄榄油防心脑血管病
橄榄油是一种比较好的植物油,其优势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含量高,但胆固醇含量为零,对胆固醇和血脂的调节作用要优于其他种类的油。另外,冷榨橄榄油中维生素
E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有抗氧化作用。
但不能迷信橄榄油,因为若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含量高低论好坏,橄榄油并非唯一选择,茶油和橄榄油不相上下;很多植物油都不含胆固醇,不是橄榄油独有的特征;橄榄油并不适合煎炸等高温烹调。
橄榄油不具备“防癌”“防辐射”“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功效,商品广告中如此宣传,是不科学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油是完美的,即使是好油,也不能多吃,每天总量不能超过30克。
小贴士:家中常备两种植物油。建议选择一种适合最经常使用烹调方式的油,再准备一种备用油配合其他烹饪方式,足以满足一般家庭所需。
───────────
来源:据《快乐老人报》
阅读已发表文章
退休大军的人生百态
“啃老族”来袭我欲哭无泪
启发老人心智的九段短文
喝老年奶粉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有的老人喜欢住院
让我们好好睡觉吧
三个汉字被曲解,意思完全相反
晚年再婚找个老伴太亏了
老年人锻炼要避免九种动作
养生在夏至,安然过夏天
----------
想健康长寿,多吃红烧肉!
对儿女已婚的父母十点忠告
十五句中国“俗话”要两面来看
“老年斑”的成因及预防
尿酸高的表现及防控对策
男人比女人衰老快的原因
药名诗词与药名对联
诊断治疗肩周炎的四个误区
夏天出汗的十大好处
贝多芬青少年时期的悲苦人生
----------
趁活着对自己好一点吧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
请珍惜做子女的有效期
老人防摔倒的三个锻炼小动作
周末美食:自己动手做曲奇
老俩口怎么越老越爱吵了?
五谷糊粉、豆浆和杂粮粥还有营养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