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疼痛期患者,康复治疗应着重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加速炎症的吸收,可选用非甾体类药物,使用物理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手段,疼痛严重者可采取措施使局部暂时制动;对僵硬期患者,应强调解除黏连,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对恢复期患者,应强调主动运动,进一步改善肌力和耐力,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速度。
针灸治疗
疼痛期可针刺肩贞、肩井、曲池、合谷等穴以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或在上述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0.5~0.7ml,既可止痛,又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通常每日1次,也可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僵硬期可在此基础上加艾灸和拔罐。
关节松动术通过对肩关节的摆动、滚动、推动、旋转、分离和牵拉等,可以起到缓解疼痛、促进关节液流动、松解组织粘连和增加本体反馈的作用。
在疼痛期,因疼痛剧烈,应多用Ⅰ级手法,即在肩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地松动,以每秒1~2次的频率进行,时间为45~60秒;
在僵硬期,因肩关节活动受限,应多用Ⅱ、Ⅲ级手法,即在肩关节活动范围内大幅度的松动,二者以是否接触关节活动的终末端来区别,时间为60~90秒。Ⅲ、Ⅳ级手法都接触终末端,对改善活动度效果显著,但若使用不当,可引起较明显的疼痛。每种手法可重复使用2~3次。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必须取舒适的体位,完全放松,操作者持握不能过紧,以便能感觉肩关节的活动,操作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手法的强度、频率和时间。该方法对于合并有肩关节半脱位或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冲击波疗法
具有非侵入性、组织损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安全无副作用、经济实惠等优点。通过冲击波疗法,可使组织内释放止痛物质并调节疼痛机制,最终达到消炎镇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软组织修复再生。
1.治疗周期:5-7天左右进行一次治疗,3-5次为一个周期,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治疗后疼痛会消失明显,少部分患者红肿并疼痛加重,如无其他特殊,属于正常反应。
2.治疗部位:对准患者疼痛最明显部位,如肩峰下,涂上耦合剂并对准部位后开机。患者多以外展外旋、后伸内旋受限明显,而大多数也是痛点明确于肩峰下、锁骨中线与斜方肌交界、肩胛提肌起点处等等。而我们就可以应用冲击波作用于扳机点、痛点。
3.每次治疗的冲击波次数:-/次;治疗频率:5-10Hz为宜;强度:1.5-4bar左右,第一次以患者能耐受强度、频率开始,逐渐加大治疗强度。
4.当进行完痛点治疗后,第二次治疗时可增加治疗次数,可在肩周肌群进行广泛治疗,更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同时要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和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和环转的运动。此外,冲击波疗法还可结合微波疗法和关节松动术。联合施用以解除关节囊内组织粘连和消除炎症,有利于促进并恢复肩关节的功能以及活动度。
物理治疗
电、光、声、磁、冷、热等物理因子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手段之一,恰当的物理因子治疗,可以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松解粘连,但必须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选择针对性强的物理因子,并给予合理的治疗剂量、时间及疗程,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疼痛期① 超短波、短波、分米波、微波等高频电治疗,无热~微热量,10~15分钟;
② 紫外线红斑量局部照射;
③ 氦氖激光、半导体红外激光局部照射;
④ 干扰电、低频调制中频电治疗;
⑤ 间动电、低频脉冲电治疗。
僵硬期①短波、分米波、微波等高频电治疗,温热量,20~30分钟;
②超声波治疗,1.2~1.5W/cm2,15分钟;
③干扰电、音频电、低频调制中频电治疗;
④涡流浴或水中运动治疗。
翔宇医疗
朱老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