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adhesivecapsulitis),即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降低。
随着现代医学的的进步,在国内,“肩周炎”的名词已逐渐被“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冻结肩”、“肩撞击综合症”等具体定位定性名词所分别替代。
易患因素
肩周炎的发病易患因素很多。研究发现曾经进行肩关节外固定者,肩周炎的发生率为普通人群的5~9倍。另有报道认为,肩周炎的发病与甲亢、缺血性心脏病、颈椎病等有关。肩周炎与糖尿病在发病上有高度相关性,糖尿病人中肩周炎的发生率高达10%~20%,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中更是高达36%,且多发于双肩。因而对肩周炎患者,应该检查是否同时患有糖尿病。
好发人群: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肩关节长期保持固定姿势者及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03临床特点
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以外旋外展和内旋后伸受限最为明显。上述症状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影像学检查除骨量减少外无明显异常的疾患。肩关节核磁可用于鉴别肩周炎与肩袖撕裂等其他肩关节疾病。
肩周炎有自限性的特点,未经治疗者整个病程为12~42个月,平均30个月。但即使病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仍有约60%的病例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患肩活动度低于对侧正常肩关节。
04锻炼方法
肩周炎的治疗主要有两个目的: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关节腔注射类固醇激素、麻醉下手法松解、关节镜下松解术、神经阻断术、关节囊扩张术以及开放手术。
其中运动疗法,也即关节功能锻炼作为肩周炎常用的治疗手段,除了阻止滑膜挛缩,在肩周炎后期阶段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度,是肩周炎康复的基础疗法。其方法包括被动牵拉练习、悬垂钟摆运动、肩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等。
目前尚无统一的肩周炎功能锻炼标准,在此给大家推荐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肩关节锻炼动作。但是这些康复动作常伴随疼痛产生,而疼痛可能降低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影响肩周炎治疗进程。
一、放松运动:患者双侧手臂进行轻松回环摆动,双臂往前后内外四个方向进行循环往复或者上下左右的摆动,摆动直径逐渐增大,每个动作做5到10次。
二、爬墙运动:患者以前屈上举方向进行手指爬墙运动,每次爬墙运动爬至能忍受疼痛情况下的最高处,保留5到10秒,每次高度比上一次再进一步抬高。
三、长棍运动:患者双手握住适合双臂打开长度的长棍两端,以健侧手臂为主要使力部分,将患侧手臂尽量外展,每次运动外展度数逐渐加大,每次到达最大角度时保持5秒。
四、毛巾运动:患者健侧手臂举过头顶做外旋姿势,手握毛巾的一端,患侧手臂做体侧内旋,握住毛巾的另一端,以健侧手臂发力,将患侧手臂往向上的方向拉动,逐渐加大向上移动幅度,加大患侧手臂体侧内旋的角度,到达疼痛的阈值时,放松3到5秒,然后继续运动。
五、扶门运动:患者屈肘以患侧手掌扶住门柱(框),然后以握住点为支点,身体做肩关节的外旋运动,逐渐加大外旋的角度,每次达到外旋最大角度时,身体不动,保持3到5秒,然后放松,如此为一次外旋锻炼。
六、肌力锻炼:患肢握住1-5千克重量的物体,分别在前屈上举和体侧平举的最大角度保持住5到10秒,放松,然后重复。功能锻炼频次:15-30次/组*3组/天*30天。
但值得注意的是,造成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疾病实际上有很多种,肩周炎占其中的六成左右。最易和肩周炎混淆的骨科疾病是肩袖损伤。此外,上述症状还有可能是肩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等引起,甚至骨肿瘤、冠心病也会造成肩部疼痛,非专业的外科医生通常难以准确鉴别。因此自查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后仍应当积极就诊于专科门诊,切忌在家盲目锻炼。
来源:创伤关节外科王芬
编辑:欧亚兰
审核:殷汉荣
医院创伤关节外科联系方式:(护士站)(医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