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老年退行性变及外伤、劳损等因素,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产生了以肩关节的疼痛与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是一种多部位,多滑囊的病变,称为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肩凝症、冻结肩。
”肩周炎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其为“五十肩”。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3:1),左侧多于右侧,早期以疼痛为主,日轻夜重;晚期则以功能障碍来主,外展、外旋及后伸等动作受限最明显。
引起肩周炎的病因
▲局部原因为关节周围结缔组织、肌筋膜的退行性病变引起。肩峰下滑囊炎是造成本病的原因;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是肩关节疼痛,肌肉无力和关节制动的原因。
▲因颈椎间盘的变性及不稳定而成。
▲因肺结核及胃肠障碍或颜面疾病而引起的关联疼痛,涉及到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病变。
▲高血压症及代谢性疾病,引起肩关节周围组织充血和异常紧张。
▲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型者。
▲过劳、寒冷、疲劳、精神刺激和外伤等也是致病因素。
临床表现和体征
▲疼痛:逐渐发生并加重的肩周疼痛,其特点是活动后加重、夜间加重、影响睡眠、可半夜痛醒。疼痛可向颈、背及上臂放散,但多数不超过肘关节,疼痛呈持续性。有比较固定的疼痛点。
▲功能障碍:患侧肩关节活动度逐渐减少。患者自觉肩部僵硬,以致至于梳头、穿衣、脱衣或系腰带等日常活动均困难。
▲肌肉萎缩:患肩外展、外旋及手臂上举明显受限并使疼痛加重,病史长者可因神经营养障碍及肌废用导致三角肌萎缩。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
有典型的肩周疼痛与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肱二头肌腱在增加张力位时疼痛加剧,X线平片排除其它疾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即可作出诊断。
与颈椎病的鉴别在于颈椎病有典型的X线平片颈椎退变征象,肩周也可能疼痛,但活动一般不受限,多伴有麻木,疼痛可放散至前臂部。肩关节结核、肱骨上端恶性肿瘤在X线平片上即可鉴别。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有全身其它关节先后或同时受累的表现。
治疗方法
肩周炎可以自愈,但时间长,甚至可达数年,早期治疗可减少痛苦,明显缩短病期。
▲一般治疗:口服各类抗炎镇痛药物,外敷止痛膏、红花油、扶它林乳剂等;急性期可用冰敷患处及用吊带制动,以免不自主的活动引发剧痛。
肩周炎患者注意事项
▲在做上肢提举或后旋时,应先揉按肩部与小角度摆动,使肩部肌肉松弛后再进行该动作,以免拉伤肩部组织。
▲在做上肢提举或后旋时,应先揉按肩部与小角度摆动,使肩部肌肉松弛后再进行该动作,以免拉伤肩部组织。
▲平时可以选择进行一些辅助性的上肢(肩部)锻炼活动,但强度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以免造成肌肉拉伤。
1)手指爬墙——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2)旋肩动作——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3)体后拉手-——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头枕双手——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5)梳头动作——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6)后伸摸棘——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PS:以上6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肩周炎患者日常保健
▲注意肩关节局部保暖,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受风及久居潮湿之地。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要加强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和户外锻炼,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老年人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如吃牛奶,鸡蛋,豆制品等,或口服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