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又名“漏肩风”、“五十肩”、“凝肩”等
肩周炎是一组好发于50岁左右年龄人群的肩关节疾患,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夜间尤甚,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十分重要。
肩周炎要避开治疗误区
误区一:肩周炎不需要看医生
肩周炎早期症状为肩部疼痛、压痛、活动不便,有时夜间会疼醒,睡觉时不能压迫肩部。后期则表现为肩关节黏连,活动功能明显受限,不能背手、梳头、穿衣服、洗脸等,局部肌肉有僵硬、紧张或肌肉萎缩等现象。
早期症状一般很少得到重视,很多患者因为怕疼而不敢多活动关节,以为忍忍就好了,久而久之导致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且伴有持续性疼痛不适。
所以,当患者自检疑似为肩周炎时,千万不能拖,应尽快就医,以免症状加剧。及时进行适当治疗可缩短病程,预防肌力下降、持续活动度丧失等并发症。
误区二:疼痛时,尽量不活动
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长时间不锻炼肩关节,容易发展为“冻结肩”,只有活动锻炼才能把肩关节黏连的韧带、软组织一点点“撕裂开”。但也不是说锻炼的力度越大越好,以不产生剧痛感、局部舒适为宜。
肩周炎不一样的
疼痛一:快速扩张的痛
疼痛是肩周炎最明显的症状,初始疼痛症状往往较轻,常因天气变化或劳累而引发,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肩关节内旋、后伸、上举、外展等运动时更为明显,甚至剧痛难忍。
疼痛二:无法睡眠的痛
即使休息疼痛也在加重,尤其是夜间睡眠时,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严重者可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压肩侧卧。
疼痛三:会“躲猫猫”的痛
数周至数月的时间里,肩部疼痛和关节功能逐渐降低,隐匿起病,然后突然爆发,是肩周炎早期临床特点之一。
疼痛四:整体僵硬的痛
肩关节活动受限一般发生在疼痛症状明显后的3~4周,起因为疼痛、肌肉痉挛等。之后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粘连、挛缩,导致肩关节僵硬。
肩周炎治疗基本原则
急性期:消除炎症、缓解疼痛。
粘连期: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
恢复期:巩固疗效,增强肌力、关节功能。
cizikeshafd
肩周炎的保守治疗方法1.普通针刺、电针配合红外线理疗以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可通经活络,舒筋止痛。
2.推拿治疗可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有利于肌肉放松,韧带解痉,粘连解除。
3.艾灸可取大椎、肩井、天宗、肩髃、合谷等穴,具有温经散寒、止痛消炎之功效。
4.拔罐、刺络疗法可破血通经、通络止痛。
5.中药熏蒸、蜡疗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6.耳穴疗法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穴位以活血止痛,舒筋活络。
7.物理治疗如低/中/高频,微波,超短波,激光,冲击波治疗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消炎、消肿、止痛、解痉等。
8.臭氧疗法可改善肩关节腔内环境,消炎,止痛。
9.复杂性针刀治疗可以松解肩关节周围组织韧带粘连,减轻局部疼痛。
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亦非常重要
但必须在能忍受的情况下从最小的活动范围做起
1
弯腰晃肩法
弯腰伸臂,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2
爬墙运动
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3
体后拉手
双手向后,由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4
外旋锻炼
背靠墙而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数次。
5
外双肩内收外展运动
双手在颈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反复数次。
6
甩手锻炼
患者站立位,做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
切不可认为肩周炎离我们很远,年轻人也有可能得肩周炎,那如何预防呢?
①注意肩部防寒保暖。平时要避免肩部受凉。尤其夏天,在室外穿得少,进入空调屋后也未及时增添衣物,最容易导致肩关节受凉;同时,即便增添了必要的衣物,也要避免肩部被空调冷风直接吹。
②纠正不良姿势。很多人有圆肩驼背的情况,尤其办公室一族,长期伏案工作,长久的不良姿势就会造成肱骨和肩胛骨的位置异常,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发生不平衡,产生慢性劳损。肩周炎也就会发生得较早。
③加强肩部锻炼。为什么肩部会冻结?那是因为肩部的活动太少,尤其是我们平时一般很少做往上过肩的动作。因此加强三角肌、肩袖肌群对于预防肩周炎效果非常好。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