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坐在床边或凳子上,患侧手指抓牢床缘或凳子的边缘,身体像健侧倾斜,可以使患侧的肱骨向尾端滑动。如图所示:
(2)向前滑动患者仰卧,用双侧肘关节支撑,身体放松,使身体的重量落于双侧肘关节之间,可以使肱骨向前滑动。如图所示:
(3)向后滑动患者俯卧,双肘支撑,身体放松,使身体的重量落于双侧肘关节之间,可以使肱骨向后滑动。如图所示:
肩周炎来袭?这10个小动作可以帮到你肩周炎也被称为“五十肩”,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群体中的常见骨科疾病。罹患肩周炎时,病人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感到一侧或两肩关节疼痛,并逐渐放射到上肢其他部位。想彻底治愈肩周炎很难,但这10个日常小动作,坚持练习,可以改善疼痛,预防肩周炎。
甩臂
首先是上下甩臂,两臂高举过头顶,手心向外,自然向上甩,带动腰部颤动共做36次;然后左右上下甩臂,各做18次。
拍打肩膀
以中速稍用力的方式,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左手拍打后背;接着用左手拍打右肩,右手拍打后背,共拍打50次。
抻拉肩部
以中等速度稍用力的方式,先用左手向左抻拉肩膀,然后右手向右侧抻拉肩膀,左右交替进行,抻拉36次。
悬垂锻炼
利用单杠或树干等物做悬垂动作。注意要根据自身状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旋转肩膀
以中等速度稍用力的方式,前后分别旋转18次,左右肩交替,各做18次。
耸肩
耸肩锻炼是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手段,以中等速度稍用力做耸肩动作,左右交替进行,共做次。坚持长期锻炼,能收到缓解肩痛的良效。
头压手
每晚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前,身体仰卧在床上,两腿伸直,手掌伸到后脑下,掌心向上,用头紧紧压手心,哪边肩痛就压哪边,每次至少压20分钟。一般坚持一个月左右,肩痛消失,效果良好。
单臂或双臂摇动
先做单摇臂,右手叉腰,左臂向前向后分别各摇18次,接着换右臂,各摇18次。然后双摇臂,双手合在一起双臂置于胸前,左右分开伸直,向前向后各摇18次。
摸墙
站在墙根,侧手扶墙,由低向高摸,直摸到最高点不能再向上为止,然后把手放下,反复练习,摸36次。
摇球
上摇球:双手如抱球状,举在头顶,略抬头,眼跟着手转,由上左下右摇18圈,然后用同法,反方向再摇18圈;
中摇球:双手如抱球状,放在胸前,眼平视前方,从右向左摇18圈,然后用同法,反方向摇18圈;
下摇球:双手如抱球状,弯腰50度,双手从头顶从上左下右摇18圈,再用同法,反方向摇18圈。
10个小动作,坚持长期锻炼,能活动肩、肘并疏通其经络,活运气血,帮助你远离肩周炎。
1.取穴按“穴-经-部”理论,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为主。
(1)肩部:肩髃、肩髎、肩贞、臂臑、阿是穴。
(2)上肢部:曲池、外关、手三里穴。
(3)下肢部:阳陵泉穴。
气血虚弱型加气海、关元穴。
2.运板技巧沿大肠经、三焦经和小肠经的走向,自上而下刮拭三角肌周围,每一条经脉刮拭10~20次为宜,重点刮拭肩髃、肩贞、肩髎和臂臑穴(图1)。再刮拭循行于手臂外侧的大肠经和三焦经,由上向下从肘部刮拭至腕横纹,分别刮拭10~20次为宜,重点按揉曲池、手三里和外关穴(图2)。阳陵泉和阿是穴可以使用由轻到重的手法刮拭,并结合弹拨法刮之。
图1肩部穴位图
图2曲池、手三里、外关穴
本文选自《循经刮痧疗法》
我院于年5月16日在中国广州举办三维整脊手法及影像诊断研修班!特邀请您参加!
学习内容:
①整脊手法:传授南北正骨手法绝技。快速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胸椎小关节错位,骨盆倾斜,腕踝关节错位等特效矫正手法。脊柱相关疾病的手法治疗:如眩晕、头疼、血压异常、胸闷气短、胸痛、心律失常、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痛经等病症。
②影像诊断:通过先进直观的影像检查和判读(X线.CT.MR)作为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在此基础上再施以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手法,使得脊柱复位及相应脏器的疾病得以调理或痊愈。
学习费用:元(提前报名可以申请优惠元学费)
时间:年5月16-17日(15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