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肩关节内出现炎症反应,变得僵硬,组织增生,导致局部黏连出现。会造成关节运动范围的下降和一些明显的持续疼痛和持续功能障碍。是一个自限性疾病,发病原因并不是很清楚。肩周炎又称“五十肩”,是人过五十易患肩周炎、颈椎病的形象概述。然而,如今在临床门诊中,肩周炎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病,患有“四十肩”“三十肩”甚至“二十肩”的也大有人在。
该病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旋外展和内旋后伸时最为严重。具体可表现为肩部关节僵硬,无法举高手臂,转动肩部时会出现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患者一般会先出现肩部疼痛,继而出现关节僵硬,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症状逐渐缓解。
1.疼痛期
疼痛期一般可持续2~9个月。
患者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且疼痛在晚上更加明显。此外,还会出现肩部逐渐僵硬,但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进展,晚间明显的肩痛可逐渐演变为全天候持续存在的疼痛。
2.僵硬期
僵硬期一般可持续4~12个月。
患者肩关节的疼痛会渐渐改善,但肩关节僵硬症状仍存在或有恶化,肩关节活动范围会缩小。
3.缓解期
缓解期一般可持续5~26个月,部分患者可在12~18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
此期患者肩部僵硬的情况逐渐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会慢慢恢复。但也有些患者不能完全康复,肩痛及僵硬持续数年,或残留部分受限。
1.怕冷
患者肩部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2.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一些压痛点。
3.肌肉痉挛与萎缩
部分患者肩关节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失用性肌萎缩,继而出现肩峰突起,不能抬起手、不能自行梳头等表现,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1、手指爬墙法
患者站立,面对墙壁,双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两臂尽量高举,然后再缓慢回到原处。如此往返数次,每组10-15次,一天三次。
2、钟摆运动
弯腰接近90°,健侧手扶持床沿或者椅背,依靠身体前后左右摆动的惯性,让肩膀放松自然下垂跟着摆动,每次做2-3分钟。在训练时,注意力度和幅度不要太过,避免可能引发的其他肌肉损伤。
3、身后拉手法
双手后背,由健侧手握住患肢腕部,渐渐向上拉提,此动作也可在散步时进行,每天做5~10分钟。
4、捶腰拍肩法
两臂自然下垂,左手背向后拍打腰部。同时,右手掌拍打左肩部,左右交替进行,幅度逐渐加大。此动作也可在散步时进行,每天做5~10分钟。
5、持棍上举运动
两足分立,两手握体操棍下垂于体前,再两手持棍直臂上举于头上,还原位。重复进行16次。
6、背后持棍上举运动
两足分立,两手于体后持棍,两臂尽量后举,还原位。重复进行8次。
另外,中国传统功法锻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等。功法锻炼可改善肩臂肌群功能,平衡肌张力,提高代偿与适应能力,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也能起到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作用。疏筋、通络、止痛,有效分离粘连,松解受压神经组织,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病变肌肉及韧带的修复,加速局部组织恢复正常功能,改善运动幅度。
注: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生刘思雯,阿丽亚;审核老师:唐琳,沈峰涛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