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妹夫李东文,男,53岁。家住太原市西矿街理工大宿舍。
年4月23日初诊。身材中等,肤色黄暗,身高cm,体重75kg。患者自述肩周炎常常发作,每年受凉则发,这次发作,程度最重,酸痛感非常强烈,不能搬运,影响夜间睡眠。
患者就诊时,左手肩膀非常酸痛,整条手臂都酸痛,曲池穴,手三里所在肌肉非常酸痛。无法反手摸背,无法触摸对侧肩膀,无法右臂向外水平伸直平展。触诊:肩背粘连不严重。
判断:重度肩周炎。
辩证:外感寒湿,寒湿为患。
针灸思路:肩三针,曲池,手三里,局部痛点和条口透承山
方法:1、先局部推拿。2、按右脚条口穴及其周围,在条口穴及条口下约三厘米处找到明显酸痛的压痛点,患者感觉很强,仅仅指压就已有点受不了。细节:三寸针刺条口,强手法刺激一两分钟,患者直喊酸胀,命其活动左手。如此反复好几次,患者左手能摸左肩而且酸痛感不明显。继续刺激,嘱其继续活动左臂。三寸针刺阳陵泉,针感向下放射至足跟,强刺激,继续活动手部。三寸针刺条口下三厘米处反应点,患者感觉特别胀,强刺激,活动手部。取针,患者能轻松摸左肩,右臂外展平举幅度明显增加,没有以前酸痛感。
上述方法,第二次治疗:酸痛大减,活动幅度大幅度增加。
条口透承山,治肩周炎,效果很好,是古法,这个经验有很强可重复性。还有几个细节是我要强调的:1、条口穴有压痛很重要,条口周围的压痛点是可以取穴的。2条口透承山,可能必须配合患者活动肩膀。患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疼痛,活动幅度就明显变化了,此例患者就是如此。
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下8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中指)处。当小腿前外侧中点,胫骨前肌中,外与丰隆相平。
正坐屈膝位,(高树中老师在《一针疗法》采取站立位),在犊鼻下8寸,犊鼻与下巨虚的连线上取穴。即: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经穴名。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又称肩凝穴。
胃经气血在此形成风气。
条,木之条也,风也。口,气血出入的门户也。条口穴名意指本穴气血物质以风的形式而运行。本穴物质为上巨虚穴传来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其量及范围皆大,经本穴的狭小通道下行时是快速的通行之状,如风之运行,故名。
气血物质为天部风气。散热冷降循胃经下行。
条口穴,舒筋活络,理气和中。调肠胃,利气,清热。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条口透承山,取患侧,0.25号3-4寸毫针,刺入条口,针尖透向承山,得气后施捻转之泻法(强刺激),使针感放射到肩部,针感有酸麻胀热,留针15分钟而愈,也可不留针。
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