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全名肩关节周围炎,俗称“五十肩”,也就是说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青年人也时常受到肩周炎的“骚扰”。此病一旦发作,总令人手足无措,即或是体格健壮的小伙子,因为肩周炎的桎梏,也可能变成“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那么肩周炎怎么防治?请看下文?
肩周炎是指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慢性的病理变化,以肩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名称较多,如好发于50岁左右患者而称“五十肩”;因患者局部常畏寒怕冷,且功能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冰冷而固结,故称“冻结肩”;此外还有漏肩风、肩凝症等称谓。
肩周炎多由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所致。
1.风寒湿邪侵袭
风寒湿邪侵袭肩部经脉,致经脉痹阻不通。
2.外伤筋脉
肩部外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滞经脉。
3.慢性劳损
营卫虚弱,筋骨衰颓,劳累日作,气血阻滞经络。
本病以肩周疼痛,夜间尤甚为特点,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患者肩部肌肉可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如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畏风恶寒,为外邪内侵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夜间为甚,舌暗或有瘀点,则为气滞血瘀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则为气血虚弱型。临床上以外邪内侵型最为常见。
肩周炎患者的饮食应注意病期(初期、中期或后期),且应区分属风寒湿邪侵袭、瘀血阻滞或气血虚之证。
若肩周炎属于初期的风寒之邪,风寒湿邪侵袭之证,宜用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食物,如葱白、萝卜及黄鳝等;若属于风寒之邪中于脉络,宜用祛风清热、通经活络的食物,如丝瓜、黄瓜及茄子等;若属瘀血阻滞,宜用有活血化瘀通络作用的食物,如韭菜、核桃肉、蛇肉及鳗鱼等。
此外,还必须注意食物的禁忌。一般而言,应忌辛辣刺激之物,如芥末、咖喱、辣椒等;忌过热过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饮料或火锅之类,更应忌烟酒;忌油腻韧性食物等。
1.取穴
按“穴-经-部”理论,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为主。
(1)肩部:肩髃、肩髎、肩贞、臂臑、阿是穴。
(2)上肢部:曲池、外关、手三里穴。
(3)下肢部:阳陵泉穴。
气血虚弱型加气海、关元穴。
用拔灸罐选阿是穴调理10分钟;
用自粘电极体选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阿是穴调理20-30分钟,配合远红外热疗效果更佳。
(备注:坚持功能锻炼,平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做一些如屈肘甩手、体后拉手、展臂站立、头枕双手、旋肩等简单锻炼,不仅可以预防肩周炎,还能较好的缓解肩周炎的初期症状。)
图1肩部穴位图
图2曲池、手三里、外关穴
为什么女人胖在腰部?
腹部是百病之源!凡是忽视腹部问题的人都已经遭殃了!
纵观许多肥胖人士,大腹挺挺、走路艰难、百病丛生。特别是肥人要降糖、降脂、降压,治疗都非常困难。究竟腹部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根据经络分布的规律;《黄帝内经》讲:“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根据十二经脉这种分布规律,不难发现人体有一个天大的奥秘,阴经与阳经在手足交接。阳经与阳经交接在头部。而阴经与阴经交接在腹部。根据中医观点:阴属寒,寒则凝的定律。
腹部正是六条阴经聚会的地方,所以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犹如中国的北方一样。根据寒则凝的定律,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质特别是脂肪凝结积聚。
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长此以往痰湿瘀毒、脂肪寒凝积聚于腹部,堵塞经脉,造成经脉不通,气机升降不畅,严重影响了经脉正常运行,腹部越积越大,甚至久积成病。所以说腹部积聚的形成便成为了万病的根源。
腹部的重要性!
人体腹部也有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点,谁一旦伤害了它,就会出现许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和所谓的奇难杂症。
曾经有一位妇科主任医师的学生说,她已退休的老师做了一辈子的子宫切除手术,跟踪调查后才发现,子宫切除后造成人体的生理心理体形变化太大了,严重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和家庭的和谐生活。
男不露背、女不露腹!
很多现代的女性朋友很多妇科病都来自于对腹部和腰部的不重视,尤其是露脐装与低腰裤最为害人。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可能不知道,腹部的“肚脐”和对面的“命门穴”是必须层层掩护的地方。
这两个部位如果平时不加以保护,时常露在外面受风着凉,直接的后果就是: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栓塞、巧克力囊肿、不孕、不育、内分泌失调的产生。
所以“男不能露背、女不能露腹”的古训是一定要记住的。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女子多有肚兜对腹部进行保护的原因,肚脐是先天胎儿在母体接受营养和精气的唯一通道,出生后就被阻断了,但是其非凡的意义还是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保护好腹部会带来多种疾病!
“推腹法”治疗慢性病,中老年人很受用!
当慢性病老是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你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吧,只要把它推开揉散,会发现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这里介绍的这个健身法,就是“推腹法”。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
每天早上起床时要推一次,晚上临睡前推一次,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水声咕咕,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发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泻,遗患无穷,必须及早清除。
那么对于年轻人而言,怎么才能减掉“大肚腩”呢?
如何使“游泳圈”消失?
带脉和腰腹部的赘肉息息相关。在医学上,我们常说“女人是油做的”,就是说女人的脂肪要比男人多,加之人体的腰部本身就需要脂肪的保护,如果饮食不当,运动减少,长期坐着,都很容易造成脂肪在腰部堆积。
如今,在一些减肥瘦身机构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医生会着重地推敲带脉,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为什么推敲带脉会减肥呢?因为推敲带脉可以让经络气血运行加快,从而增强肠道的蠕动,有利于脂肪的代谢,排出宿便和废物以达到瘦身的目的。
排宿便有便秘人群可以内服百转千回汤,同时配合敲击带脉。
除此之外,推敲带脉还可以对腰部冰凉、酸疼、痛经、便秘等有所帮助,还可以起到强壮肾脏的作用。
推敲带脉方法很简单,只要平躺着,手握空拳,每天坚持敲打次,由轻到重,以舒服为宜,不久这些“游泳圈”自然就下去了。
腰部胖的人带脉瘀堵之外,还多数是有痰湿的人,还可以内服排湿痰,以尽快排出湿气。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一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