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疼痛科、康复科临床常见病症,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临床常规治疗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年5月至年5月,作者以针刀整体松解术之C型术式为法治疗该病症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该法和常规针刀刀法进行比较,小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治疗组例,男82例,女性52例;年龄在45-60岁者98例,小于45岁者和大于60岁者共36例。病程最短半月,最长三年。对照组92例,男68例,女24例;年龄在45-60岁者74例,小于45岁者和大于60岁者共18例。病程最短十天,最长两年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项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肩周炎”的诊断标准。(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2)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3)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4)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5)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3治疗方法
1.3.1术式:“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
1.3.2体位:端坐位。
1.3.3体表定位:肩胛骨喙突点、肱骨小结节点、肱骨结节间沟点、肱骨大结节后面。将4个点用线连起来,恰似字母“C”的横行形状。选定的点用记号笔标明,活力碘消毒2遍,铺无菌洞巾。
1.3.4针刀操作:在各个定点处进针刀,刀口线与上肢纵轴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严格按照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脂肪、筋膜、肌肉、韧带直达骨面,提插切割3刀,范围12.5px。注意在松解结节间沟点时,先用提插刀法切开部分肱横韧带,然后顺结节间沟壁,向前或向后做扇形铲剥3刀。术毕,拔出全部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刀口。
1.3.5针刀术后手法治疗以右侧肩周炎针刀术后手法为例:医生坐于患侧,左手按住患肩关节上端,右手托扶肘关节,做肩关节的环转运动,可听到患肩关节有“咔嚓”的撕裂声。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找好压痛点,按常规针刀刀法,进针刀后,先行纵行疏通,再行横行剥离,手下有松动感后出针。其它操作同治疗组。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制订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
(1)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2)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3)未愈:症状、功能无改善。
2.2结果
(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未愈
总有效
治疗组
92(68.7)
38(28.4)
4(2.9)
(97.1)
对照组
92
42(45.7)
36(39.1)
14(15.2)
78(84.8)
由表1可见,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84.8%,经统计学检验,χ2=4.02,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两组随访一年复发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随访两年复发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复发数
复发率(%)
治疗组
55
5
9.1
对照组
40
11
27.5
由表2可见,两组两年复发率分别为9.1%、27.5%,经统计学检验,χ2=5.60,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3.典型病例
陶某,男,56岁,退休工人。因肩周疼痛伴功能障碍半年来诊。颈椎X片及全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查体喙突、大小结节、肩峰下、三角肌外侧及大小圆肌起点压痛均明显,部分点疼痛向上肢放散,上举、后伸、外展、旋转等动作均受限。诊断为肩周炎。采用上述治疗1次即痛减大半,间隔一周后继续治疗2次,共2次即告治愈。
4.讨论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周围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1]。
“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通过对病变关键结点的松解,破坏了肩关节周围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整体网络状病理构架,为人体通过自我代偿,自我修复,恢复肩关节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力平衡创造了条件。其注重的是对肩周炎整体网络状病理构架的松解,真正纠正动态生物力学平衡失调,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常规针刀压痛点治疗肩周炎是通过对肩关节周围局部痛点的松解,使肩部疼痛暂时缓解。但其松解的点仅仅是局部的2-3个痛点,并不足以破坏肩关节的整体网络状病理构架,就更不可能使肩关节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力平衡得以恢复。
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15天,90学时)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治疗等。
时间:年1月8日开课
学费:元/人(含港、澳、台学员)办学特点:理论联系临床、临床验证理论
主讲教授:易秉瑛、崔秀芳、柳百智、冯建民、司同、肖德睿、王庶霖、王文昭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