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灸贴药的治疗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儿科疾病:调节免疫、增强体质、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症等。
年“三伏”天灸治疗时间
伏前灸
年7月7日农历五月廿四周六
初伏灸
年7月17日农历六月初五周二
中伏灸
年7月27日农历六月十五周五
加强灸
年8月6日农历六月廿五周一
末伏灸
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六周四
加强灸
年8月26日农历七月十六周日
温馨提示:七月贴三次,八月贴三次
1、前往贴药时尽量穿宽松衣服,女士避免穿连衣裙、连体衣和紧身长裤,建议男士穿休闲装束。
2、在我院贴药期间,敬请留意科室张贴的贴药时间调整通知。
什么是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属于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它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在天人相应的理论指导下,将药贴直接贴敷于穴位,通过经络腧穴影响所属脏腑,激发和调整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为什么要选择三伏天进行天灸贴药?
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传统理论,天灸的时间多选在每年的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因此被称为“三伏灸”和“三九灸”。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天人是合一的,古人认为夏至日“阳气之至极,阴气之始生”。自然界如此,,人体也如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由于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此时阴气萌生,就意味着阴气将一天天增强,阳气将一天天减弱,对冬季患病的人来说,本身为阳气虚弱,发展之冬天则会出现阴寒內盛,从而产生疾病。而在阴气伏藏之时就采取治疗措施,“抑阴扶阳”,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
而三伏天往往又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最为活跃,人体皮肤松弛,毛孔扩张,这样药物就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使药物直达患处,从而充分发挥强壮阳气,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治愈或减轻了“冬病”,因此伏天是治疗各大系统疾病的最佳时机。
天灸疗法的治疗作用?
经现代实验研究证实:天灸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的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对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尤为有效。
天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1、贴药后当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
2、贴药当天禁食生冷、油腻、过咸、辛辣食物,特别不要喝冷饮或冰镇食品。
3、贴药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4、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严重者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发泡时医院处理,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及戒食鱼虾、公鸡等易致敏食物。
5、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医院处理。
6、天灸贴药治疗应坚持(每年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均要贴药,中途不要间断),对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
7、天灸的禁忌人群:①孕妇及婴儿;②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者;③强过敏体质者;④皮肤有破损者;⑤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嗽、关节红肿热痛等)的病人;⑥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⑦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精神病、糖尿病、
8、恶性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贴天灸地点:医院三楼康复医学科
咨询
编辑:王嘉燕
美工:曾雪怡
责任编辑:孙彩艳
既然来了,请手下留“情”,给小编点个赞呗~康复科张德坤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