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医原创,转载请保留大咖医来源。
“颈椎病”绝对是个热搜词。我没有具体分析过数据,但我想至少会有2个高峰期,第一次是电脑的兴起,第二次是手机走入千家万户。第三次是平板的推出。而且峰值是应该是一次比一次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本段文字纯粹异想天开,希望专业人士拍砖。)
“低头族”患颈椎病,最低年龄9岁!
青少年患病率上升!
爸妈们都无法淡定了,想方设法隔绝孩子和电子产品。有约法三章的,有暴跳如雷的,也有当场摔东西的。当然他们主要还是担心孩子的视力,但是我就不信我说了9岁的低头族,他们还会无动于衷!
为什么颈椎病就那么难治疗呢,治了好,好了治?
1先天防护差:
脑袋是思考的,五官是接收信息的,而颈椎就提供了四面八方的角度,让五官和脑袋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依赖多个关节的互相移位,牛人居然能够实现转头度。所以,颈椎偏小,之间不像其他椎体那样卡得很牢固,也缺乏厚实的肌肉韧带保护,不需要,也不合适。虽然增加了灵活性,但牢固性降低了。海军陆战队的擒拿特训必杀技“拧脖子”,就是找到了人体的弱点。
2后天压力大
颈椎活动量远超其他椎体。大量的活动使关节、肌肉、韧带都容易受伤。比如韧带老化、骨质增生、肌肉拉伤。加上这个部位是脊髓连接到脑的必经之道,还有重要的血管通过,周围的变化都可能会对这些组织产生严重影响。比如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恶心、呕吐。
3外在易受寒
颈部这个位置,一到冬天如果不加条围巾,头晕眼花脖子酸痛就必不可免。这边的重要神经血管,只是“穿”着薄薄的几层肌肉。寒气轻易就能穿透这件“衣服”。不仅“衣服”被冻僵,脖子不好动,渗入血管神经的寒气还会引起血管收缩,神经疼痛。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颈椎病又来拜访了!
4内在治疗难
颈部这个部位重要的组织太多了,颈动静脉,椎动脉,都和脑子的血液供应密切相关。脊髓更是在此连接大脑,拧脖子会死人是因为第一颈椎(寰椎)最容易发生脱位甚至是骨折,从而压迫延髓。而延髓受到损伤会使人呼吸麻痹立即死亡。所以大开大合的传统手术往往损伤大,效果差。
也许现在的年轻人相亲,谈谈“颈椎病”,没准会发现更多的共同语言,彼此惺惺相惜,顺利牵手成功!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文:大咖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