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一、肩周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因而容易发生慢性劳损。
二、肩周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三、肩周炎应该如何预防?
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服用止痛药物只能治标,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多数会复发。而运用手术松解方法治疗,术后容易引起粘连。所以采用中医的手法治疗被认为是较佳方案,若患者能坚持功能锻炼,预后相当不错。 以下介绍肩周炎的防治动作“八段锦”,供患者参考: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7.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8.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四、肩周炎治疗专家如是说?
说起肩周炎,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都得过。虽然它被称为"五十肩",说的是人到50岁左右才得此病,可现在得肩周炎的人的年龄已经大大提前了,基本上不分年龄层了。
一说到炎症,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发炎了,需要上抗生素。实际上,肩周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换言之,它并非真是因为细菌感染了导致的发炎,而是因为经络堵了引起的"炎症",主要症状就是胳膊的活动受限导致疼痛。因此,如果得此病,千万不要输液。吃止痛药芬必得什么的,也多是缓解症状,并不解决根本问题,还有很多的副作用。
那肩周炎为什么被称为五十肩呢?主要是因为,人到了这个岁数,皮肤腠理不那么紧致,容易感受外邪的入侵。同时,体内的湿毒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所致。
既然是湿毒所致,那就将此湿毒排出体外不行就了吗?道理一点错都没有,可这湿毒怎么排呢?
吃药?似乎不好使,这药力如何能靶向到患部呢? 外贴膏药,也许有效,但似乎也不能去根,时间短了没效果,时间长了有些人可能皮肤也受不了? 刮痧,只能解决表层的问题,如果湿毒在深层,也不好使。 针灸,也许有效,但也要看大夫的水平高低,扎对了,可以极大的缓解疼痛。那这病该如何治呢?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肩周炎显然符合这一点,一定是经络不通所致。可肩周这个位置,肉少骨头多,刮痧使不上劲,按摩又很难解决深层的问题,唯有拔罐适合解决深层的问题。
肩周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不用治,3年左右也会自行好了。但这3年可让人很难受,给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所以,还是要积极治疗应对。
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拔罐+靶向外敷治疗肩周炎是能够快速治疗显效的最佳方法,主要是将肩周里包裹的寒湿拔除,将气血重新引入痛处来滋养肌腱韧带,避免其萎缩和钙化,从而达到治愈肩周炎的目的。
五、肩周炎治疗分期中医口服验方?
1.初期中药治疗
①中成药可选用木瓜丸、小活络丹、国公酒治疗。 ②汤药可选用经验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羌活10克,桔梗10克,白芥子10克,黑附片10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饭后服用。
2.后期中药治疗 ①中成药治疗:可选用大活络丹、舒经活络丸、五加皮酒治疗。 ②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活18克,生地黄30克,香附10克,草乌9克,忍冬藤40克,桑枝20克。水煎服用,每日2次。 六、治疗“肩周炎”的食疗药膳: 1.取追骨风30克,酒60克。追骨风入酒内浸泡5日。分数次内服。 2.用老生姜克,葱子克,甜酒克。将二味药捣烂后,炒热,敷痛处。 3.取生姜克,大葱根50克,花椒克,小茴香克,白酒克。先把生姜和葱根切碎,捣成泥浆,小茴香和花椒捣成面,然后将四味混在一起搅匀,置于铁锅中用文火炒热,加白酒搅和,再装入纱布袋中,敷于患处。温度以能耐受为度,上盖毛巾,再盖上棉被,使之发汗。第二天药袋用锅炒热继续用,不必换药,此药袋可加酒。每晚1次,坚持治疗,定有疗效。连服1个月见效,一般需服81天。
七、肩周炎初期可采用按摩治疗
1、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时间大约1-2分钟,在局部痛点处可以用拇指点按片刻。
2、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时间大约1-2分钟,按揉过程中发现有局部痛点亦可用手指点按片刻。
3、用健侧拇指及其余手指的联合动作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大约1-2分钟。
4、还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5、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钟,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前面介绍的拍打法进行治疗。
八、痛点部位配合国家药监批准、全国特色医疗专业委员认可、央视健康之路重点推荐产品外敷给药,直达病灶,进行筋膜组织养护,通经活血,排寒除湿,修复受损的关节囊以及肌腱细胞组织,完成局部抢血,根治肩周炎症。主穴位选用肩髃(yu)肩髎、天宗、臂臑、肩井等。
具体根据肩周痛症对照选穴:肩臂抬不上去的取肩髃穴、后肩背酸痛的取天宗穴、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肩部痛重取肩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