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新街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有这样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它地处杭氧生活区
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始终坚持以精湛技术为基础
以优质服务为载体
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己任
用心与爱呵护着每一位患者
守护着辖区内的每一位居民
它就是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家想患者之所想,急医院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发展历程
年-年4月
杭州制氧机厂
杭州制氧机厂卫生所
医院医护人员除四害
杭州制氧气厂医院
医院医护人员合影
年5月-年5月
医院交流会
年5月-年12月
更名文件
医院
年合影
下城区东新街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年1月-至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荣誉
获得荣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08月全国医患友好度示范区成员单位
年10月国家级基层血管健康管理中心示范单位
年07月浙江省卫生监督协管示范单位
年09月浙江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年04月杭州市健康单位
年12月“十一五”期间杭州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年09月杭州市首批五星级预防接种门诊
年10月杭州市五星级妇幼保健门诊
年10医院全科联盟成员单位
领导关怀
领导关怀
年,原卫生部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考察中心流动人口妇幼工作
年,时任卫生部医政司司长于宗河赴东新中心检查指导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赴东新中心检查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
年,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处长周华(时任杭州市卫生局基妇处处长)赴东新中心指导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
年,区人大副主任费英明莅临东新中心调研指导
年,区政协副主席任雁鸣、傅丽华调研东新中心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前身为建于年的杭氧卫生所,后改为杭氧医院。年5月转制更名为医院。年1月更名为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城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医院为紧密型医联体,医院东新分院。中心秉持“以人为本、健康为上、社区为家、诚信为民”服务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家家拥有社区家庭医生”为目标。
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两个院区,主院区位于下城区东新路杭氧生活区(东新路白兔墩1号),分院区位于下城区绍兴路弄40号。中心设有全科、口腔科、五官科、妇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综合康复科、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业务科室,下设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区域面积为7.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人,现有职工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0人,年门诊量34万人次。年获浙江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年获全国医患友好度示范区成员单位称号。
九个服务站
中舟社区
卫生服务站
新颜苑社区
卫生服务站
欣景苑社区
卫生服务站
水漾苑社区
卫生服务站
三塘社区
卫生服务站
沁园社区
卫生服务站
东新园社区
卫生服务站
德胜东村社区
卫生服务站
长青苑社区
卫生服务站
人才梯队
人才梯队
陈利群
中共党员、浙江省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杭州市名中医学术继承人、下城区名中医、中医康复科主任医师。擅长骨折、伤筋、骨病、中医外科等疾病的预防保健与诊治,特别是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眩晕、头痛、耳鸣耳聋、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的治疗。
丁宏建
中共党员、五官科副主任医师、杭州市全科分会委员,杭州市眼科分会委员,浙江省视功能康复分会委员。从医三十余年,在眼科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各类屈光不正治疗、低视力患者的矫治,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2本。
卢睿敏
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口腔类别考官、下城区先进工作者、区卫生局先进工作者。擅长对口腔疑难疾病的诊治和前牙美容修复,尤擅长困难牙拔除和咬合关系重建,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及固定和活动的联合修复,疑难根管的治疗。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口腔类疾病患者中取得了极佳的口碑。
李航
市级百佳千优健康卫士、市民心中的好医生、区级优秀中医师、中心不孕不育科团队带头人,师承国家级中医杨少山、国家级中医何嘉琳和浙江中医药大学连建伟教授系统学习各类中医知识。临床擅长运用平脉辩证法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尤以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诊疗为特长;亦善用辩证辨病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子宫肌瘤等。近三年时间运用“脉诊”疗法为余对夫妇圆了“求子梦”。
潘淑兰
全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浙江省全科医师骨干师资、医院全科门诊驻点首席医师、中心全科医师业务骨干。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治疗社区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疾病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善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对社区慢性病管理及健康教育有独到的见解。
特色科室
特色科室
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
承担并指导下城区各类残疾人筛查、评估、康复、转诊等综合服务,连续两年承接下城区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重度残疾人康复进家庭服务项目,共服务各类残疾人人次,开展针对残疾人的“护眼行动”,共筛查各类眼疾人,并给予康复指导及精准转诊服务。在杭州市率先开展区域平台残疾鉴定工作,共鉴定视力、听力、肢体残视人,自开展此项服务至今,未发生一例投诉纠纷。
省级医疗机构驻点门诊
中心自年6月开始选派骨干全科医生在医院全科门诊驻点。驻点工作以全科医生每周固定一天时间到医院全科门诊坐诊为主要形式。3医院全科共接诊患者余人,其中通过双向转诊平台转诊患者余人,联系签约患者住院56人,驻点医生全程参与患者管理并做好下转的随访工作,不仅做到了真实有效的“精准转诊”,还提高了签约医生的服务能力,对首诊在社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低视力专科门诊
为杭州市首家社区低视力专科门诊,目前有团队成员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康复师1人、护师1人,指导并开展低视力患者筛查、评估,助视器验配,以及阅读训练、行走训练和心理干预等服务。中心低视力团队成功申请市科委课题两项,发表专业论文3篇,被授予下城区优势专科。
慢病联合门诊
中心慢病联合门诊开始于年底,医院有医院的神经内科、医院风湿免疫科、医院心内科、内分泌科、医院外科等。通过签约医师将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转诊至慢病联合门诊后由中心慢医院慢病专家进行联合门诊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专科医疗服务,缓解了“看专家难、看病贵”的矛盾。年至年底,共开设慢病联合门诊余场,服务人次余人,并在年、年与浙医二院合作,完成了余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
不孕不育专科
中心于年开设不孕不育专科,致力于解决适龄夫妇长期无法受孕的现状,坚持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三年来已成功为余对夫妇圆了“求子梦”;目前以李航医师为学术带头人的不孕不育专科团队日趋成熟,优质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赢得了众多患者良好口碑和信赖,吸引了省内外不孕不育患者慕名而来。三年来团队通过不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和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取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9篇,成功申请2项市级课题的显著成绩。
中医康复科
中医康复科成立于5年,是以中医传统特色治疗为主结合现代康复理论为诊疗特色的专科。承担下城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残疾人鉴定、下城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及本中心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设有中医内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小儿推拿科、康复科、眼耳鼻喉科等。全年专科门诊量近12万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1%,根据病情进行双向转诊。近3年来科室成员发布省市级论文8篇,市级课题1项。
口腔科
现有医护人员4名,均为中级以上职称,近三年来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诊疗范围涵盖前牙美学修复、口腔预防、口腔修复、口腔外科、牙周疾病治疗等,也是下城一区唯一一家能够开展“美学牙科”治疗的中心。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使得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年均口腔门诊量余人次。
科研实践
科研实践
-年发表论文共篇,其中一级杂志6篇,二级杂志75篇,三级杂志21篇,市、区课题12项。眼科低视力门诊为区级优势专科,中医康复、中医不孕不育中心为区级重点学科等。
区课题
?驻点全科医师诊疗模式在医养护签约服务中心的实践探讨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的建立与推广
?慢性病连续处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干预及评价
?健康促进的社区路径的实践探索
?颈肌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芳香疗法联合药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运用及实践
市科委课题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脾虚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影响的观察
?低视力社区综合康复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健康促进的社区路径探讨
?健康促进的社区路径的实践探索
市卫健局课题
?医院多元化临床药学服务体系的探索
?低视力社区综合康复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老百姓眼中的东新
东新
签出浓浓医患情
潘淑兰是东新中心的一名社区责任医师,自年11月开始,她每周在医院坐诊。家住东新街道杭氧社区的姚大妈是潘淑兰的签约服务对象,是一名高血压、结肠癌术后患者,平日里身体有什么不适,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潘淑兰。
近日,姚大妈总觉得右上腹隐痛,大便不成形,于是找到了潘淑兰,经腹部B超、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姚大妈Ca-偏高,潘淑兰考虑其为肿瘤患者,立即将其预约转诊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当姚大妈来到医院见到坐诊的潘淑兰时,就像见到亲人一样,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大医院里有我们的签约医生,这下方便啦!”当天,姚大妈完成了腹部、胸部CT检查,医院还为其安排了专家会诊。
对姚大妈这样的双向转诊患者,潘淑兰每周都会安排服务。驻点全科签约医师医院全科门诊坐诊,为社区上转患者提供门诊及转诊服务,为下转患者提供跟踪服务,并与上级专家一同成立慢病管理团队,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真正落地生根。
德医双馨守护健康
年10月21一早,陈老夫妇与往常一样来到东新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测血糖,待测量完血糖后老人见门诊病人较多便转身出了门,到下午4点,站点医护人员整理诊室时,发现陈老夫妇遗落了一件物品,打开一看,发现原来是一面送给站点医护团队的锦旗。
陈老今年93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和阿尔兹海默症等多种慢性病,左侧肢体偏瘫无法行,老伴也患有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和阿尔兹海默症等多个疾病,二老日常用药较多,为方便他们看病取药,站点医务人员为二老开通了慢病长处方并通过第三方直接将药配送到家,免去两位老人看病就医的舟车劳顿。
考虑到用药安全,团队医护人员还每月到陈老家里进行随访,为他测血糖、量血压、进行健康指导,并在陈老血糖不太稳定时为他建立家庭病床,建床期间每天上门为他监测血糖和血压!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感动了两位老人家,于是就有了这一幕,老人们用一面锦旗表达了对整个团队的无限感激。
追梦两千里护梦五万顷
“给巴东所需、展下城所能”,怀揣着一腔脱贫攻坚的热血,早已不惑之年的陈利群主动请缨加入到下城东西部健康帮扶队伍之中,坚守着一份责任和担当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医疗帮扶工作。
帮扶期间,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中医适宜技术、医院病历书写、开展业务培训、杭恩(下城-巴东)健康协作基地、健康扶贫“百千万”义诊为抓手,将“下城模式”带至巴东,推广了耳穴埋豆、埋针治疗、灸法、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火针、刺络放血、小针刀等8项操作技术,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人次,义诊当地百姓人次,下乡健康教育人次,接诊1余人次。
一位当地癌症晚期的患者感触地说道,“虽然我现在已经是疾病晚期了,但是经过中医内服及熏洗,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十分感谢杭州来的陈医师!”驻点的多个日日夜夜里,陈利群坚守着“沉到基层做帮扶”的目标,切切实实地为当地留下一门技术,培育一群医生,也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了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
梦想再起航
梦想
地处杭氧生活区的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岁月的变迁,城市的快速发展,目前的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即将完成前期历史赋予的使命。随着杭氧杭锅地块征收清零,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开启新的征程。
01
“氧气新”添活力党建共建谋发展
以党建共建为载体,不断探索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中心全力打造以“氧气新”为核心的党建共建品牌,通过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利用“党建+”模式,找准各项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党建促进发展,以发展推动党建,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深入融合。
02
打造一院一品筑牢专科特色
树牢“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意识,在医院固有的专科特色的基础上,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全力开拓新的专科特色,形成品牌优势;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规划,实施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继续教育工作方案,提供培训条件及资金支持,推动人才快速成长。
02
扎实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
全面提升精准康复水平
以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为主导,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核心、省市医疗机构技术支撑为依托,持之以恒开展“重度残疾人康复进家庭”服务,不断拓宽残疾人康复、鉴定、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内涵,强化主动服务、精细服务和人本服务意识,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力争做到让残疾人少跑路或不跑路。
02
积极推动中心升级再造
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七十载的风雨兼程,谱写出守护辖区居民健康的华丽篇章,七十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的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即将完成前期的历史使命。为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对健康和疾病预防及治疗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将积极推动中心升级再造工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更加优质的服务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电
医院 文章已于修改白癜风怎么冶专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