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肩周炎有妙招附视频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肩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由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肢节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肉、关节等软组织受风、寒、湿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血瘀所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之为“肩凝症”。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成功找到了位于下肢腓浅神经上的特定穴位“肩痛穴”。平衡针灸法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年曾获全军科技二等奖、“十五”被列为国家级中医药标准化招标课题。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包括肩周炎、颈椎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袖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骨软骨炎、冈上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肩痛症

定位:此穴位于腓骨小头至外踝高点连线的上三分之一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

局部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分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前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侧穴位取右侧,双侧病变取双侧穴位。

平衡针法——腰痛穴针法演示

操作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暴露膝关节下肢。选穴肩痛穴,该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点,在穴位上消毒。

针刺方法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

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

秒钟以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

出针快速出针,并以酒精棉球按压针孔1分钟,以防出血。

技术关键

2.2.1肩痛穴定位必须准确肩痛穴是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穴,

属经外奇穴之一,又称“中平穴”,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髁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

2.2.2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2.2.3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

2.2.4快速针刺手法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

2.2.5针感要求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

2.3治疗时间及疗程发病2周以内者,每日针1次,14次为1疗程;发病2~4周者,每日针1次,21次为1疗程;发病4周以上者,每日针1次,28次为1疗程。

平衡针与筋结点疗法培训

平衡针灸于三十八穴临床应用及筋结点疗法治疗痛症瘫痪症。

主讲:

1、平衡针灸取穴原则:特异性取穴原则,区域性取穴原则,交叉性取穴原则。

2、平衡针灸进针手法:提插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两步到位针刺法,三步到位针刺法,强化性针刺手法。

3、平衡针灸针刺针感:触电式远距离针感,放射性针感,混合性针感。

4、平衡针灸临床三十八穴应用详解及操作治疗。

5.筋结点疗法软组织损伤的诊断、软组织损伤机理、临床表现、临床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

6.筋结点疗法颈椎相关疾病检查、诊断及治疗(主讲各种类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及针法)。

7.筋结点疗法其他疾病的临床诊断及针法治疗演示(包含中风偏瘫、肩周炎、肱骨外上髁处炎、心脏病、乳腺增生、腰部疾病、膝关节疾病、足跟痛等)。

平衡针灸快速镇痛技术,安全、单穴、三秒见效。不选择人群、不选择病人、不选择条件、操作简便、学习上手快

结合筋结点疗法,治疗痛症,巩固长期效果!不复发!

课堂实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yi/5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